[发明专利]铸造用环保镁质砂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6440.2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赵铭;杨莉;阎志明;戴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C1/18 | 分类号: | B22C1/18;B22C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陈红燕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环保 镁质砂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用环保生态造型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环保镁质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造型材料是铸造生产中造型、制芯用的原辅材料,直接影响铸造生产:由于造型材料直 接受高温金属熔体的多种作用,它们自身的物理化学变化和与金属熔体的多种反应,将会影 响到铸件的尺寸精度;铸造生产中的造型材料为消耗性材料,对铸件质量及成品率有较大影 响(70%的铸造缺陷都与造型材料有关)因此高质量、合适的造型材料对降低铸件的生产成 本意义重大;大多数造型材料又含有一定的有毒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带来了危害和污 染,对铸造业竞争力形成严峻考验。为适应“绿色铸造”要求,造型材料产品的开发应在生 产、使用、回收、废弃处理等环节都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天然资源和节 约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硬砂因其强度高,溃散性较好,无需烘干、工艺过程简单等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 常用的自硬砂粘结剂均为有机粘结剂,其中以呋喃树脂的用量为最大。
首先树脂制造、使用过程及产物均对环境有很大影响,其不完全燃烧和热分解易于 释放二噁英、呋喃和苯并吡等“环境激素”,严重损害人类和高级动物的内分泌和生殖 系统,具有致癌性。其次有机树脂在铸件质量控制上有局限性:高温下树脂燃烧,砂型 表面留下孔洞或凹坑,金属液侵入,易形成粘砂;退让性差,铸件易产生应力和裂纹; 轻合金热容量小,砂表面的树脂膜仍然紧裹在砂粒表面,型砂难以溃散等。最后这些树 脂多属石油化工产品或其衍生物,属不可再生资源。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需要,本发明旨在顺应绿色铸造的发展趋势,公开一种铸造用新型环保 镁质砂及其制备工艺,将无毒、不污染环境、浇注过程中不燃烧分解的无机镁质材料 (5Mg(OH)2·MgCl2·8H2O)作为铸造用粘结剂,再配以改性剂、附加物和原砂等,以一定的 制备工艺制得强度高,成型性、透气性、溃散性等主要性能良好的砂型(芯)的新型环保镁 质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铸造用环保镁质砂,主要由粘结剂、改性剂及原砂附加物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结剂为镁质无机高分子胶凝材料,结构式为5Mg(OH)2·MgCl2·8H2O,其中的 Mg(OH)2、MgCl2和H2O均非游离存在;
所述改性剂采用菱镁改性剂7#;
所述镁质砂造型、自硬化后的砂样性能如下:
48h常温抗压强度:2-4.5MPa,
湿透气性:>120~130,
发气量:<10ml/g,
表面稳定性:>90%。
进一步,所述镁质砂还包括木屑、锯末、秸秆粉、稻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附加物。
所述的镁质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氯化镁水溶液,在10-30℃,其波美度控制为20-30;
(2)将菱镁改性剂7#加入制备好的氯化镁水溶液中,搅拌均匀,所述改性剂的加入量 为氧化镁用量的0.1~2.0wt%;
(3)将氧化镁粉和原砂按质量配比100∶(600~5000)进行干混2-3min;
(4)将步骤(2)所得溶液加入步骤(3)所得混合物中,湿混3-5min,出砂即得所述镁 质砂;其中,氧化镁粉与氯化镁水溶液的的质量配比为:100∶(50~80)。
同样的,在步骤(3)中,还可加入附加物,所述附加物为木屑、锯末、秸秆粉、稻壳粉 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6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