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田打浆埋草激光平地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5601.6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绪清;邵斌;周冬冬;徐勤超;陆锦华;赵国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上海农场 |
主分类号: | A01B35/18 | 分类号: | A01B3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24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田 打浆 激光 平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水田打浆埋草激光平地机。
背景技术
用于水田作业的机械主要有水田打浆埋草机和平地机两种,两种机械的作用功能比较单一,功效不高。当前水田平地方式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平地铲与拖拉机通过三点悬挂的方式连接,手动控制平地铲的高度和角度进行平整;第二类是拖式水田平地机,其平地铲通过在地面上滑行进行平田;第三类是畜力水田平地,平地铲的工作高度和角度有人力控制。上述三类水田平地方式都是采用仿形作业方式,完全依靠操作者的经验控制平地铲的高度和角度,控制精度不高,导致平田效果不好,平田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精度高、结构紧凑且性能可靠的水田打浆埋草激光平地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田打浆埋草激光平地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上通过四根连杆活动设置有平地铲,连杆的一端与机架活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平地铲活动连接,四根连杆两个在上两个在下平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立杆、中央传动齿轮箱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在平地铲的上端,液压缸的另一端活塞杆与机架相铰接,所述中央传动齿轮箱下端输出轴上安装有刀轴,在刀轴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双螺旋打浆刀,在刀轴两侧的机架下端分别设置有挡泥侧板,在所述立杆上设置有激光信号接收器和控制器,激光信号接收器与设置在水田边标杆上的激光信号发射器相配合。
本发明的优点是:上述水田打浆埋草激光平地机,集水田打浆、埋草、平地多功能与一体,平地铲的高度调节精度高,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较高,结构紧凑且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田打浆埋草激光平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激光发射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连杆,3、平地铲,4、立杆,5、中央传动齿轮箱,6、液压缸,7、活塞杆,8、刀轴,9、打浆刀,10、挡泥侧板,11、激光信号接收器,12、标杆,13、激光信号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如图1、图2、图3所示,水田打浆埋草激光平地机,包括:机架1,在所述机架1上通过四根连杆2活动设置有平地铲3,连杆2的一端与机架1活动连接,连杆2的另一端与平地铲3活动连接,四根连杆2两个在上两个在下平行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立杆4、中央传动齿轮箱5和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的一端铰接在平地铲3的上端,液压缸6的另一端活塞杆7与机架1相铰接,所述中央传动齿轮箱5下端输出轴上安装有刀轴8,在刀轴8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双螺旋打浆刀9,在刀轴8两侧的机架1下端分别设置有挡泥侧板10,在所述立杆4上设置有激光信号接收器11,激光信号接收器11与设置在水田边标杆12上的激光信号发射器13相配合。
使用时,将上述水田打浆埋草激光平地机悬挂在拖拉机上,动力驱动中央传动齿轮箱5通过输出轴驱动刀轴8和设置在刀轴8上的若干双螺旋打浆刀9高速旋转,一方面消除了拖拉机的轮胎印迹,使土壤起浆,另一方便通过搅拌将地表的麦秸秆埋到土层下面,避免地表的麦秸秆影响秧苗栽插,机架1两侧的挡泥侧板10可以防止泥浆外溢,平地铲3在移动过程中,起到压草和拖平的作用。激光信号发射器13设置在水田边的标杆12上,激光信号接收器11设置在立杆4上,激光信号接收器11接收激光信号发射器13发射来的信号,控制器用于控制处理激光信号接收器11输出的信号,激光信号接收器11通过接收来的信号感应平地铲3的高度位置,并有控制器处理后控制液压缸6的活塞杆7伸缩,由于液压缸6的活塞杆7铰接在机架1上,液压缸6的另一端铰接在平地铲3上,随着活塞杆7的伸缩,平地铲3在四根连杆2作用下作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平地铲3的高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上海农场,未经上海市上海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5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