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小型镜头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25525.9 | 申请日: | 2011-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4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宏;杨朝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G02B1/00;G02B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王小青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小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影像撷取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微小型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影像科技的进步,如相机、摄影机、显微镜或扫描仪等影像撷取装置,为方便人们携带与使用,而逐渐趋向小型化与轻量化,此将使得影像撷取装置所用的镜头的体积也因此被大幅缩小。另外,除了小型化与轻量化外,也要能够具有更高的光学效能,才能使达成高分辨率和高对比的展现。因此,小型化和高光学效能是镜头不可缺两项要件。
然而,目前影像撷取装置所采用的镜头,为达到高光学效能的目的,不外乎使用了多组的镜群,甚至有镜片总合多于十片以上者。另外,亦有为达到使成像镜头轻量化与小型化的目的,而仅使用数片镜片,却使得其光学效能无法有效提升。
综合以上所述,已知的成像镜头仍未臻完善,且尚有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镜头无法兼顾轻量化与小型化的缺陷,提供一种微小型镜头,不仅体积小且具有高光学效能。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小型镜头包含有沿光轴且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镜片、光圈、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以及第五镜片。其中,该第一镜片,由塑料材质所制成;该第一镜片为具有负屈光力的新月型透镜,其凸面朝向物侧;该第二镜片由塑料材质所制成;该第二镜片为具有正屈光力的双凸透镜;该第三镜片由玻璃材质所制成;该第三镜片为具有正屈光力的双凸透镜;该第四镜片由玻璃材质所制成;该第四镜片为具有负屈光力的双凹透镜,且与该第三镜片胶黏形成复合透镜;该第五镜片由塑料材质所制成;该第五镜片具有正屈光力,且至少一面为非球面表面。
藉此,利用上述镜片与光圈的配置而达到小型化与高光学效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镜片配置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路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场曲(Field Curvature)图;
图3B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畸变(Distortion)图;
图3C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扇(Ray Fan)图;
图3D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点(Spot Diagram)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镜片配置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路图;
图6A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场曲(Field Curvature)图;
图6B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畸变(Distortion)图;
图6C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扇(Ray Fan)图;
图6D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点(Spot Diagra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微小型镜头1的镜片配置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光路图。配合图1及图2,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微小型镜头1。
该微小型镜头1包含有沿光轴Z且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镜片L1、光圈ST、第二镜片L2、第三镜片L3、第四镜片L4以及第五镜片L5。另外,该第五镜片L5与像侧之间更设有滤光片CF(Color Filter),是平板玻璃。其中:
该第一镜片L1由塑料材质制成。该第一镜片L1为具有负屈光力的新月型透镜,其凸面S1朝向物侧,且其凸面S1与凹面S2皆为非球面表面。
该第二镜片L2由塑料材质制成。该第二镜片L2为具有正屈光力的双凸透镜,且其两个凸面S4、S5皆为非球面表面。
该第三镜片L3由玻璃材质制成。该第三镜片L3为具有正屈光力的双凸透镜。
该第四镜片L4由玻璃材质制成。该第四镜片L4为具有负屈光力的双凹透镜,且该第四镜片L4的凹面S8与该第三镜片L3的凸面S7胶黏形成复合透镜L34。
该第五镜片L5由塑料材质制成。该第五镜片L5为具有负屈光力的新月型透镜,其凸面S10朝向物侧,且其凸面S10与凹面S11皆为非球面表面。
藉此,利用上述镜片与光圈ST的设计,使得该微小型镜头1具有总长(Total Track)短小、视角(Field of View angle,FOV)增大、孔径数值(F number)增大以及主光线倾斜角(ChiefRay Angle,CRA)增大的光学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55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