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电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5510.2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1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高雷;蔡雪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0 | 分类号: | H02M3/00;H02J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王华英 |
地址: | 2012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直流电源系统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电器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目前广泛使用的直流电源接线方式均为每组输出支路a(b、c、d组)中的两熔断器10a、11a(10b、11b;10c、11c;10d、11d)在同一平面左右并排放置,左正右负,正负极安置在同一排上,正负极之间相距很近,安装操作人员在接线时,若稍不注意,即会将正负极短路,进而影响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甚或危及安装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每组输出支路的两熔断器之间均配置一个绝缘板12a(12b、12c、12d),电路结构复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且可维护人身安全且不影响电器设备正常运行的直流电源系统,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源系统,以避免出现误操作时正负极短路,进而影响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甚或危及人身安全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的直流电源系统。
为达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电源系统包括用以分别产生正极与负极的电源产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直流电源系统还包括:共平面且间隔设置的一对底板、至少一组输出支路、一对汇流铜排以及一个绝缘板;
其中,每组输出支路包括:一对熔断器,分别固定在该对底板的同一侧,且该对熔断器均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相背设置的第二输出端,并该相背设置的二第二输出端分别作为该直流电源系统的输出电极端;一个漏电侦测器,安置在该对底板的间隔处且固定在其中一个底板的一侧;以及一对铜排,其分别连接该相邻设置的二第一输出端,且该对铜排均背离该对底板固定熔断器的一侧延伸,并穿过该漏电侦测器而分别外露第一端与第二端;
且其中,该对汇流铜排分别连接各组输出支路中的所有第一端以及各组输出支路中的所有第二端,以由该对汇流铜排分别连接至电源产生模块的正极与负极;
并其中,该绝缘板罩设于该对底板位于熔断器固定侧的间隔处,而遮罩所有组输出支路中的漏电侦测器、第一输出端、以及铜排与熔断器的第一输出端的连接处。
此外,该直流电源系统的输出电极端依据第二输出端所在线路连接电源产生模块的是正极还是负极而对应为正极或负极。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直流电源系统主要是将每一组输出支路中的一对熔断器在同一平面上依次上下排列而替代现有直流电源系统在同一平面上的左右排列方式,形成上排统一为正极下排统一为负极或上排统一为负极下排统一为正极的输出布局,且正负极之间采用绝缘板覆盖,因此分别形成正负电压的等电位区域,增加了正极和负极操作区的空间,进而增加接线安全性,可防止出现单个输出支路正负极短路现象,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及安装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因所有输出支路同等极性(正极或负极)的电极输出端均设置在同一排,如此,只是在正负极两排之间设置单一个绝缘板即可,而无需如现有技术在每个输出支路中均配置一个绝缘板,应用本发明的直流电源系统结构相对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现有的直流电源系统的俯视结构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的直流电源系统中包含单组输出支路的侧视结构图。
图3A为显示本发明的直流电源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自图2所示的S1侧面所观测得到的立体图。
图3B为显示本发明的直流电源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自图2所示的S2侧面所观测得到的立体图。
图4为显示本发明的直流电源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
元件标号的简单说明
10a~10d、11a~11d 熔断器
12a、12b、12c、12d 绝缘板
21、21’ 底板
22a、22b、22c、22d 输出支路
221a~221d、221a’~221d’ 熔断器
2211a~2211d、2211a’~2211d’ 第一输出端
2212a~2212d、2212a’~2212d’ 第二输出端
222a~222d 漏电侦测器
223a~223d、223a’~223d’ 铜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5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