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TE-A系统中非码本预编码的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5449.1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5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安建平;卢继华;郑建勇;李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te 系统 中非 预编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TE-A系统中非码本预编码的传输方法,特别涉及一种LTE-A系统上行链路中非码本预编码的传输方法,属于无线移动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更高速率的分组业务,提高频谱利用率,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础上进一步长期演进,并最终形成了超三代的长期演进移动通信系统。
LTE-A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系统)是LTE系统的下一代演进系统。为了获得更高的数据速率,LTE-A系统上行使用了SU-MIMO(Single User MIMO,单用户的空间复用)技术,支持上行2根或者4根发送天线配置。这时,终端作为发送端,基站作为接收端。在LTE-A系统中,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可采用单天线端口传输,也可采用多天线端口传输。多天线端口传输时,LTE-A支持基于一个或两个码字(Codeword,CW)的空间复用,每个码字对应一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码字要进一步映射到层(layer),每个码字映射为一层或者两层数据。预编码模块完成层到天线的映射。层交织模块可以以调制符号或者时隙为时间单位,将每一个时间单位上的所有层进行打散交织。层交织模块在发送端是可选配置,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关闭此功能模块。
现有的3GPP LTE-A协议规定的上行MIMO技术方案都是基于码本反馈方式的预编码方案。在这种方案下,基站需要知道完全的空域信道信息,以便生成量化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反馈到终端,再由终端进行最终的MIMO预编码操作。现有LTE-A上行链路基于码本预编码算法复杂度比较高,并且反馈码本序号占用信道资源,使信道利用率较低。
目前对预编码技术的研究主要分为基于码本的预编码和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当发送端已知信道信息时,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技术可以使发送数据更好的匹配信道,带来更高的波束赋形增益。在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中广泛应用奇异值分解算法,基于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奇异值分解)的发送接收算法在理论上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信道容量。
基于SVD信道分解的预编码是以信道容量最大化为出发点,将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对其去耦合,成为多个独立并行子信道,利用注水原则对各子信道进行能量分配;该方法在中低信噪比下能够增大频谱利用率同时减小比特差错性能(BER),但“注水算法”在高信噪比下将失效,且特征值较小的子信道在低信噪比下无法利用,因而,对于空间复用系统,无法通过SVD及能量注水算法获得较大的分集增益。而GMD(几何均值分解)算法可使各子信道得以充分利用,使MIMO系统性能在频谱利用率与差错概率之间进行折衷,即在获得较好信道容量同时有效降低误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LTE-A上行链路基于码本预编码算法复杂以及反馈码本序号占用信道资源的缺点,提出了一种LTE-A系统上行链路中非码本预编码的传输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LTE-A系统上行链路中非码本预编码的传输方法,其核心思想在于,终端利用获得的信道信息进行几何均值分解(GMD)得到预编码矩阵,并根据该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完成预编码;基站首先根据有关信息进行计算得到酉矩阵Q和上三角矩阵R,并利用酉矩阵Q和上三角矩阵R采用基于QR分解的PIC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MIMO检测译码,然后基站利用TD-LTE系统上下行信道的对称性,采用信道子空间跟踪技术,利用酉矩阵Q对信号进行预编码后发往终端;终端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到酉矩阵P,进而利用酉矩阵P对接收信号进行检测,同时对发送信号进行预编码。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LTE-A系统上行链路中非码本预编码的传输方法,涉及到终端和基站两个操作端的传输操作,其步骤如下:
步骤S101:对于某一时刻t,终端通过信道估计获得t-τ时刻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对其进行几何均值分解,获得预编码矩阵P;
上述τ为实际信道产生时刻与通过导频估计得到信道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步骤S102:终端根据步骤S101获取的预编码矩阵P,对经信道编码和符号调制的待发信号s执行预编码,并将预编码后的数据、特定导频序列、以及发送信号功率送入t时刻传输信道中;其中,特定导频序列为一段特定全0序列,相对于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序列要简单的多,它仅用于估计噪声功率;
步骤S201:基站接收到信号后,根据特定导频序列计算出传输过程中噪声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5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翻折式冷暖椅
- 下一篇:一种新型君子兰养植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