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乙烯生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5410.X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缪长喜;张惠明;刘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5/46 | 分类号: | C07C15/46;C07C5/33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乙烯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乙烯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工业上90%以上的苯乙烯采用乙苯催化脱氢法获得。目前,世界上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一百余套苯乙烯装置,苯乙烯年生产能力达3150万吨,国内生产能力也在470万吨/年左右。
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是一分子数增大的强吸热反应,反应在较低压力下进行,对生产苯乙烯有利。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为实现反应系统的压力下降,采用尾气压缩机对脱氢尾气实行压缩,同时在进料中引入大量水蒸汽作为脱氢稀释剂,降低系统分压。然而,大量水蒸汽的使用,使苯乙烯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困扰着苯乙烯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能源危机的新形势下,高能耗的问题更为突出。中国专利ZL200510111471.0、ZL200510111472.5等报道了适用于低水比操作的Fe2O3-K2O系催化剂,但在低水比条件下长时间运转时,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明显下降,经济上不合理。世界专利WO2006132370、日本专利JP2006116438、韩国专利KR2005051236报道以CO2作为反应介质进行脱氢反应,然而以上发明报道的催化剂性能不高,且不够稳定,难以在工业装置上使用。
如能寻找到一种苯乙烯生产的组合催化剂,适用于水蒸汽和CO2共存的脱氢反应,无疑能减少部分水蒸汽的消耗,从而大幅度降低能耗。又能维持良好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往技术中采用Fe2O3-K2O系催化剂需要大量水蒸汽,反应温度高,转化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苯乙烯生产的方法。本发明具有反应温度低,转化率高,水蒸汽用量少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苯乙烯生产的方法,以乙苯为反应原料,在反应温度为500-620℃,乙苯空速0.5~3.0小时-1、反应压力0~20Kpa、CO2∶H2O∶乙苯的摩尔比为3∶7∶1-7∶3∶1的条件下,乙苯与催化剂接触脱氢生成苯乙烯,其中所用的催化剂为V2O5-Cr2O3-Al2O3和含Fe2O3-K2O系催化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温度的优选范围为580-600℃。CO2∶H2O∶乙苯的摩尔比优选范围为4∶6∶1-6∶4∶1。反应物料先通过V2O5-Cr2O3-Al2O3催化剂,再通过含Fe2O3-K2O系催化剂。
本发明中,采用反应物料先通过V2O5-Cr2O3-Al2O3,再通过含Fe2O3-K2O系催化剂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在600℃的反应条件下,乙苯转化率可达到70%,苯乙烯的选择性可达到96%。
脱氢反应效果通过乙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的脱氢反应加以验证,其过程简述如下:
将去离子水、CO2和乙苯分别经计量泵和气体质量流量计输入预热混合器,预热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反应器采用电热丝加热,使之达到预定温度。反应器内分别填装V2O5-Cr2O3-Al2O3催化剂和Fe2O3-K2O系催化剂共100毫升,催化剂的粒径均为3毫米的圆柱体。由反应器流出的反应物经水冷凝后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其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5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