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icroTCA标准的AMC板卡结构及其连接方式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5287.1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8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明;荆亚新;陈红;刘毅;俞鸿骥;杨秀云;张云飞;吴国苏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icrotca 标准 amc 板卡 结构 及其 连接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信级的数据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基于MicroTCA标准的AMC板卡结构及其连接方式。
背景技术
MicroTCA是国际组织PICMG在PICMG 3.0定义的ATCA(Advanced Telecom and Computing Architecture)基础上定义的中低成本的设备规范,是新一代电信和计算机设备最重要的工业标准之一。
作为当今业界流行的模块化硬件平台标准--AdvanedTCA标准的补充, MicroTCA硬件技术标准主要针对的是网络通信、医疗影像处理、嵌入式控 制和军工等的应用,其高带宽、模块化、灵活性及高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已被运用到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成为当今构建高性价比模块化标准硬件平台的优选标准。参见附图1,它是MicroTCA设备结构示意框图,主要包括机箱、背板、电源、两个散热风扇、1~12个AMC(Advanced Mezzanine Card)板卡和1~2个MCH(Metal Ceramics Heater);其结构为:两路自带Oring电路的独立通用AC/DC电源模块安装于机箱上,背板上有DC-DC电源、负载电源系统和管理电源系统,其中负载电源系统和管理电源系统都具有热插拔功能并由MCH可控每一路的通断;两路独立电源模块将输入电源转换成12V提供给背板上的负载电源系统和DC-DC电源,DC-DC电源模块输出3.3V电源给管理电源系统;管理电源系统分路输出3.3V电源供给每个MCH和AMC板卡;负载电源系统分路输出12V电源供给每个MCH、AMC板卡和散热风扇。AMC板卡主要处理数据流等相关业务,采用AMC.0规范中的单宽全高物理尺寸;MCH作为载板集中器,能够同时对12个AMC板卡进行管理和控制,具有系统管理和数据交的功能,采用了与AMC完全相同的物理尺寸。
虽然MicroTCA标准未对系统互联作出具体的规定,但目前以MCH为数据交换中心节点的星型或是冗余设计的双星结构,俨然已成为业界的一种结构标准。这种结构的设备,AMC板卡间的几乎所有数据流传输都需要MCH的参与,特别是目前高清影视等在线业务的发展,数据处理设备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膨胀,很多业务已不是单个AMC板卡能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板卡协同工作,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MCH传输数据流的负担;再加上这种数据流在时间分布上的极其不均衡性,使得在数据量剧增时,MCH的资源消耗巨大,严重压缩了其资源空间。这种拓扑结构极大地突出了MCH的重要性,日益暴露出其资源相对紧张和业务量与日俱增的矛盾,对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一旦MCH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就会瘫痪,特别是在业务繁忙时尤为如此。
在MicroTCA标准下,MCH的结构尺寸和接口资源等都较为有限,作为数据流的交换中心,MCH上必须设计一个SRIO(Serial Rapid I/O)接口非常丰富的 switch电路,一般需要几十至上百个通道,以建立12个AMC板卡间的互联拓扑。如此不仅占用MCH有限的空间资源,增加了设计难度和板卡功耗,而且一旦设计完成,与AMC板卡间互联的SRIO通道数就固定下来,无法灵活配置,而硬件升级则周期太长,成本太高。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在MicroTCA设备中,AMC板卡是真正处理数据流的地方。当前,随着在线高清视频业务及多媒体通讯的发展,使得电信设备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加且存在时间上的不均衡性,业务的处理往往需要多块板卡协同完成。因此,提供一种能使AMC板卡之间建立SRIO拓扑结构,直接进行数据流的传输和交换,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MicroTCA设备的数据传送能力特别是高清视频的处理能力,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的一种基于MicroTCA标准的AMC板卡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52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