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5251.3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江;辛蕊华;郑继芳;梁歌;谢家声;王贵波;罗超应;李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31/22;A61P1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传染性 气管炎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兽药,确切讲是一种用于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的、由 多种植物药的提取物构成的药物。
背景技术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是由一种α-疱疹病 毒,即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该 病在急性暴发时发病率为100%,死亡率高达5-70%,参见:“鸡传染性喉气管 炎研究概况”,杨春条等,《福建畜牧兽医》,2007,29(2):50-52;鸡传染性 喉气管炎对产蛋鸡产蛋下降高达35%,参见:“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胡仁 山,《中国兽医杂志》1992年,18(7):9-10,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疫病之一。 为了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在疫苗 研制、药物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参见“用转移因子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 炎的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臧广田等,1985年03期。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弱毒疫苗来防制ILT,尽管具有良好的免疫效力,但弱 毒苗因有残余毒力而有其固有的致病性,并可能从兔疫鸡传播给非兔疫鸡而提 高其致病性,造成毒力返强等问题,因此应用ILT V弱毒苗可能会造成ILTV的 终生潜伏,偶尔活化和散毒,见《黑龙江畜牧兽医》朱庆虎、李军民,1999年 第8期37-39;有时甚至还会因疫苗接种而导致本病的发生,见“使用鸡传染性 喉气管炎疫苗引起鸡群发生强烈反应的观察”甘孟侯等,《中国兽医杂志》1993, 19(3):18-19。因此弱毒疫苗只能在该流行地区使用,未确诊本病的鸡场不能使用, 否则有害无益,见“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研究概况”杨春条等,《福建畜牧兽医》, 2007,29(2):50-52。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系由疱疹病毒引起,现无特效药物防治, 氨茶碱、病毒灵等化学药物只能对控制此病,缓解症状,减轻发病率和死亡率 有一定作用,《养禽与禽病防治》孙泽祥等,1994,(4):33。
祖国传统兽医学博大精深,治病注重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用中草药治疗 该病有独到之处。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积极探索用中药治疗ILT及其他病毒性 疾病,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报道的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药物主要有以 下几种:用清热解毒类的中药,如黄芩、大黄合剂对人工诱发ILT的鸡的治愈 率81.1%,有效率为90.9%,见《中国家禽》何永明等,2003,,2(17):9-11; 补气类中药,如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对ITL的治愈率为76.7%,比病毒唑高23.4 个百分点,《四川畜牧兽医》刘利春等,2006,10:30-31;祛痰止咳类中药,如 刘文胜用麻杏石甘汤治疗ITL,治愈率在90%以上。但该病后期常引发大肠杆菌 继发感染,加剧死亡率,所以单一的治疗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能有效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药 物,同时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的药物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制成: 山豆根12份,黄芩10份,射干12份,板蓝根10份,桔梗8份,甘草6份。
本发明的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份称各药 物并粉碎,先用乙醇对药物渗漉处理进行醇提,渗漉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即醇 提物)待用;醇提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液经过滤沉淀后浓缩为浓缩液, 再经冷冻干燥处理为粉剂,合并醇提物和水提取物粉剂得到所需要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最佳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各药物并粉碎,先用 用药物总重量10倍量的70%乙醇进行渗漉醇提,得到的渗漉液减压浓缩成浸膏 待用;将经醇提后的药渣加6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过滤后再加4倍量的水 煎煮半小时,过滤,合并过滤液,离心、去除沉淀杂质,再浓缩成2∶1浓缩液, 然后再经冷冻干燥处理为粉剂,合并醇提物和水提取物粉剂得到所需要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最好是在合并醇提物和水提取物粉剂后,再在 其中按质量比分比40%的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15%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 7%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联合崩解剂,再加入1%的胶体二氧化硅为助流剂, 用适量乙醇溶液为黏合剂,混合后20目筛制粒,压片,制成分散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5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面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小波分形组合的爆破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