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种口味的海鲜冻干保鲜婴儿食品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5037.8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9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开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美味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3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圣通专利事务所 11238 | 代理人: | 杨非;黄薇 |
地址: | 100004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种 口味 海鲜 保鲜 婴儿 食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种口味的海鲜冻干保鲜婴儿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a、至少精选海产品中一种或二种以上,它包括:鱼、虾、蟹、干贝、海参、牡蛎、蛤蜊、蛏、鲍鱼等,进行清洗、去骨、切块处理后,将原料放入容器中进行加热蒸煮;原料蒸熟后,加入适量水,再将其打成浆;
b、进行速冻处理:将原料进行速冻,其温度为:-30℃~-60℃;
c、进行打碎造粒处理:在温度为:-30℃~-60℃条件下,将原料进行打碎、筛选、分离,直至造粒完成,制成冰晶体,形状如米粒大小;装入容器中备用;
d、进行低温冷冻脱水干燥:将原料送入干燥机中脱水,使水分降至5%以下,干燥室的真空度为:0.8-1.2MMHG;一般加热板的温度为:100℃-40℃,原料的中心温度为:-30℃~-60℃;冻干时间为:20-40小时;
e、将制备成颗粒状的食品进行包装处理,按需求进行密封防潮包装:包括瓶装或铝箔纸袋装。
2.一种鱼肉冻干保鲜婴儿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a、精选用新鲜鱼,进行清洗、去骨、切块处理后,将原料放入容器中进行加热蒸煮;原料蒸熟后,加入适量水,再将其打成浆;
b、进行速冻处理:将原料进行速冻,其温度为:-30℃~-60℃;
c、进行打碎造粒处理:在温度为:-30℃~-60℃条件下,将原料进行打碎、筛选、分离,直至造粒完成,制成冰晶体,形状如米粒大小;装入容器中备用;
d、进行低温冷冻脱水干燥:将原料送入干燥机中脱水,使水分降至5%以下,干燥室的真空度为:0.8-1.2MMHG;一般加热板的温度为:100℃-40℃,原料的中心温度为:-30℃~-60℃;冻干时间为:20-40小时;
e、将制备成颗粒状的食品进行包装处理,按需求进行密封防潮包装:包括瓶装或铝箔纸袋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肉冻干保鲜婴儿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它包括:三文鱼、金枪鱼、银鳕鱼、马哈鱼。
4.一种虾肉冻干保鲜婴儿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a、精选用新鲜虾,进行清洗、去骨、切块处理后,将原料放入容器中进行加热蒸煮;原料蒸熟后,加入适量水,再将其打成浆;
b、进行速冻处理:将原料进行速冻,其温度为:-30℃~-60℃;
c、进行打碎造粒处理:在温度为:-30℃~-60℃条件下,将原料进行打碎、筛选、分离,直至造粒完成,制成冰晶体,形状如米粒大小;装入容器中备用;
d、进行低温冷冻脱水干燥:将原料送入干燥机中脱水,使水分降至5%以下,干燥室的真空度为:0.8-1.2MMHG;一般加热板的温度为:100℃-40℃,原料的中心温度为:-30℃~-60℃;冻干时间为:20-40小时;
e、将制备成颗粒状的食品进行包装处理,按需求进行密封防潮包装:包括瓶装或铝箔纸袋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虾肉冻干保鲜婴儿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虾,它包括:海虾、青虾、草虾、对虾、明虾、基围虾、琵琶虾、龙虾等。
6.一种蟹肉冻干保鲜婴儿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a、精选用新鲜蟹,进行清洗、去骨、切块处理后,将原料放入容器中进行加热蒸煮;原料蒸熟后,加入适量水,再将其打成浆;
b、进行速冻处理:将原料进行速冻,其温度为:-30℃~-60℃,以保证原有微量元素以及营养素不被流失;
c、进行打碎造粒处理:在温度为:-30℃~-60℃条件下,将原料进行打碎、筛选、分离,直至造粒完成,制成冰晶体,形状如米粒大小;装入容器中备用;
d、进行低温冷冻脱水干燥:将原料送入干燥机中脱水,使水分降至5%以下,干燥室的真空度为:0.8-1.2MMHG;一般加热板的温度为:90℃-40℃,原料的中心温度为:-30℃~-60℃;冻干时间为:20-40小时;
e、将制备成颗粒状的食品进行包装处理,按需求进行瓶装或袋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美味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美味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50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