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颗粒指数变化率推算超滤膜丝破损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4892.7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杨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5/10 | 分类号: | B01D6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颗粒 指数 变化 推算 超滤膜 破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用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颗粒指数变化率推算超滤膜丝破损率的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超滤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得到愈来愈多的研究和应用。超滤膜对水中的颗粒物和病原微生物等具有极佳的截留和去除效果,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饮用水。但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膜丝破损而使超滤膜完整性破坏的问题,由此导致颗粒物及病原微生物大量泄漏,使超滤出水的水质安全性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快速有效地检测超滤膜完整性对控制膜滤出水水质至关重要。
膜完整性的测试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测试法和间接测试法,直接测试法独立于水质参数,可直接确定膜丝是否完好,主要包括泡点测试、压力衰减测试、扩散空气流测试、真空保持测试、声敏测试和水体置换测试等。在低压膜完整性直接监测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是以压力为基础的泡点测试、压力衰减测试和扩散空气流测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将膜组件脱离工艺流程运行后单独进行测试,不能在工艺流程中在线检测,这会对膜生产工艺带来极大不便。膜完整性的间接测试方法主要是通过监测水质参数来判断膜丝是否完好,主要包括浊度监测和颗粒物监测等。在这些间接测试方法中,对于少量膜丝破损的情况,很难通过浊度监测检测出来。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水浊度为1.23NTU时,采用常规浊度仪检测膜丝破损前后的浊度值发现,在膜丝破损率高达3%时,膜后平均出水浊度仅由破损前的0.097NTU上升为0.168NTU,这仅相当于浊度检测下限的正常波动的幅度,出水浊度仍然处于很低的数值,仍远低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中1.0NTU的浊度限值,但采用颗粒计数检测仪检测时发现破损超滤膜出水中2-800微米范围的颗粒数量增加了40余倍,出水的细菌总数和微囊藻数量也发生三到四个数量级的变化,到破损后的高达3.0×104-8.3×104个/L,可见常规浊度仪不能够灵敏地反映超滤膜的完整性。采用透光脉动颗粒检测仪检测膜组件破损前后的颗粒指数发现,在膜丝破损率达3%时,颗粒指数由56个单位增加到3248个单位,变化幅度达58倍以上,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透光脉动颗粒检测仪可有效检测出滤膜纤维破损所造成的颗粒物泄漏,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
目前关于透光脉动颗粒检测仪检测超滤膜完整性的研究仅局限在膜后水质参数如浊度、微生物指标等与透光脉动颗粒检测仪检测值即颗粒指数的相关性研究,还没有定量地建立颗粒指数与超滤膜完整性的相关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透光脉动颗粒检测仪检测值即颗粒指数的变化率推算超滤膜丝破损率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超滤膜水厂运行中超滤膜完整性的评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颗粒指数变化率推算超滤膜丝破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完好的超滤膜过滤待处理的原水,利用透光脉动颗粒检测仪连续24h监测膜后出水的颗粒指数,得出膜丝破损前膜后出水颗粒指数平均值r0,之后不断改变膜丝破损率,利用透光脉动颗粒检测仪连续24h监测膜后出水的颗粒指数,得出不同膜丝破损率所对应的膜后出水颗粒指数平均值r;将破损后颗粒指数平均值r与破损前颗粒指数平均值r0相比,得到颗粒指数变化率r/r0,经过n次检测(n≥10),利用SPSS软件建立膜丝破损率与破损前后颗粒指数变化率的函数关系,之后,利用得到的函数关系,通过监测实际超滤膜运行中的颗粒指数变化率,推算膜丝破损率。
对于特定的膜产品,在其膜丝完好的情况下,膜后出水的颗粒指数变化不大,但在膜丝破损的情况下,颗粒指数的变化除受到膜丝破损率影响外还会受到膜前水质的影响,因此所建立膜丝破损率与颗粒指数变化率的函数关系会因膜前水质不同而有差异,应根据特定水质建立相应函数关系来评价膜的完整性。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利用透光脉动颗粒检测仪的颗粒指数变化率推算超滤膜丝破损率,方法简单、快捷;
2、透光脉动颗粒检测仪的检测值即颗粒指数可在线检测,因此可实时监测超滤膜的运行状态。
3、利用膜前水通过小型实验即可获得所需要的统计数据,函数关系容易建立,且具有针对性;
4、该方法还可用于不同膜产品性能比较的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验流程示意图。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4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