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动植物油为原料制备喷气燃料调合组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4622.6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9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良;孟祥堃;渠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3/00 | 分类号: | C10G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油 原料 制备 喷气 燃料 调合 组分 方法 | ||
1.一种以动植物油为原料制备喷气燃料调合组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植物油和/或动物油脂进入第一加氢反应器,在氢气的存在下,与加氢处理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脱氧反应;
(2)第一加氢反应器反应后得到的烃类液相物流进入中间分馏塔,分馏得到C6~C15馏分和C16~C24馏分;
(3)第二加氢反应器上部为裂化段,装填选择性裂化催化剂,下部为异构段,装填异构化催化剂,步骤(2)分馏得到的C16~C24馏分从顶部进入第二加氢反应器,在氢气存在的条件下,在裂化段进行选择性裂化反应,然后进入异构段进行异构化反应,分馏得到的C6~C15馏分从中部进入异构段进行异构化反应;
(4)第二加氢反应器反应后得到的烃类液相物流进入产品分馏塔,分馏得到喷气燃料调合组分。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氢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0~450℃,反应压力为1.0~15.0MPa,体积空速为0.1~6.0h-1,氢油体积比为100~1500Nm3/m3。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氢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80~350℃,反应压力为3.0~6.0MPa,体积空速为1.0~3.0h-1,氢油体积比为300~1000Nm3/m3。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第二加氢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为,裂化段:反应温度为280~380℃,反应压力为1.0~15.0MPa,体积空速为0.5~5.0h-1,氢油体积比为200~1500Nm3/m3;异构段:反应温度为250~380℃,反应压力为1.0~12.0MPa,体积空速为0.5~6.0h-1,氢油体积比为100~1200Nm3/m3。
5.按照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第二加氢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为,裂化段:反应温度为300~360℃,反应压力为4.0~8.0MPa,体积空速为0.5~3.0h-1,氢油体积比为300~1000Nm3/m3;异构段:反应温度为280~350℃,反应压力为3.0~8.0MPa,体积空速为0.5~3.0h-1,氢油体积比为300~1000Nm3/m3。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处理催化剂为硫态化金属催化剂,活性组分选自VIB族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和VIII族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载体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锆和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7.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加氢反应器中的设置至少两层加氢处理催化剂床层,相邻两层催化剂床层之间通入冷氢。
8.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加氢反应器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床层上部设置加氢保护剂床层。
9.按照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保护剂为活性组分为Mo和Ni,载体为氧化铝的催化剂。
10.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植物油和/或动物油脂进入第一加氢反应器前混入浓度为1~10重量%的硫化剂,所述的硫化剂为H2S、CS2、二甲基二硫醚、甲基硫醚、正丁基硫醚和噻吩中的一种或几种。
11.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加氢反应器的产物经分离后得到的液态烃部分返回第一加氢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46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