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物体被红外线导弹追踪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3552.2 | 申请日: | 2011-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竞阳;刘虎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竞阳 |
主分类号: | F41H11/02 | 分类号: | F41H11/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李振中 |
地址: | 83006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物体 红外线 导弹 追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物体被红外线导弹追踪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是现代战争中红外线导弹攻击目标的寻的途径,很多飞机以及车船等都毁于红外线导弹之手。为了避免红外线导弹的攻击,提高己方生存能力,人们纷纷研制出了各种反红外线导弹的方法,诸如:1、排气套路引射混合技术:飞机排气时射入冷空气混合达到降温的目的,冲淡二氧化碳浓度,减小气体辐射率。2、闭合回路冷却系统:SR-71黑鸟飞机就采用闭合回路冷却系统,把机身的热传给燃油,或把热在大气不能充分传导的频率下散发掉。3、尾喷管一遮挡技术:指利用后机身、垂尾等对喷管内腔及尾焰核心进行有效遮挡,可以取得很好的红外抑制效果。4、二元喷管技术:采用低红外辐射的二元喷管,有利于改善尾焰与大气的掺混结构, F- 117A采用大宽高比(高15厘米,宽1.83米)的二元喷管,极大地提高了尾焰的降温速度,缩短了尾焰核心长度。5、红外诱饵弹:这种弹药通过辐射强大的红外能量,制造一个与所要保护的目标相同的红外辐射源,诱骗敌方红外制导导弹上当受骗主要对付敌方全向红外寻的导弹和双色红外制导导弹,属于有源欺骗式红外干扰弹。其他还有烟火型红外干扰弹、复合型红外干扰弹和燃料型红外干扰弹。尽管如此,还是有红外线可以被捕捉到,给具有高灵敏度的红外线寻的飞弹带来可乘之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物体被红外线导弹追踪的方法,其简单易行,能够迅速有效地降低物体表面红外热辐射,彻底消除被红外线导弹追踪攻击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物体被红外线导弹追踪的方法,在物体内安装着液氮储罐,液氮储罐的液氮喷射口朝向物体表面的红外热源部位。
本发明方法在现有红外干扰装置的基础上,对飞机或坦克易产生高温的部位,如:飞机引擎加力仓尾部、机头及机翼等易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的部位、坦克发动机、排气管等处加装液氮喷射装置。当发现红外导弹追踪时,或即将进入战斗状态时,启动液氮喷射装置喷射一定量的液氮使其高温红外源和周围空气迅速冷却,以达到降低红外辐射,减少被红外导弹追踪的可能。在装备允许的条件下,对红外辐射较强的重点部位多喷,其余部位喷射适量液氮,以到达装备整体降温,减少装备整体对外红外辐射的目的。
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能够迅速有效地降低物体表面红外热辐射,彻底消除被红外线导弹追踪攻击的可能性,提高武器装备的红外隐形能力及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止物体被红外线导弹追踪的方法,在物体内安装着液氮储罐,液氮储罐的液氮喷射口朝向物体表面的红外热源部位。本发明方法用液氮对飞机、坦克、轮船、汽车喷射的高温气流及易产生高温部位进行迅速冷却,降低红外线的对外辐射,以达到预防红外导弹跟踪的目的。所说的红外热源部位为物体的排气管口、发动机舱表面以及机翼翼缘。本发明方法还可以人为的强化装备的对外红外辐射,当发现红外导弹追踪时(进入战斗状态时),关闭强化对外红外辐射装置、同时启动液氮喷射装置、改变装备的运动轨迹,以达到最大幅度降低装备对外的红外辐射的强度和特征、实现欺骗红外导弹识别、追踪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竞阳,未经刘竞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3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