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绿素铜钠盐的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22988.X | 申请日: | 2011-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1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定志;樊平原;朱万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通世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487/22 | 分类号: | C07D487/22;C09B6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 地址: | 641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绿素 钠盐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叶绿素铜钠盐的生产方法,以糊状叶绿素为原料,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直接在糊状叶绿素中加入NaOH溶液进行皂化反应,然后再经过皂化分离、置铜结晶、沉析纯化、成盐干燥的生产步骤制得叶绿素铜钠盐成品,生产全程均为固液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绿素铜钠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皂化反应中,在糊状叶绿素中直接加入NaOH溶液搅拌至PH=12~14,控制温度40~60℃,反应60~90分钟,搅拌速度控制为60~120r/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绿素铜钠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皂化分离为在经过皂化反应的反应物中加入丙酮溶解,形成固液相,通过固液过滤得到皂化物固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绿素铜钠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皂化分离中加入的丙酮量为糊状叶绿素重量的3~5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绿素铜钠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皂化分离时加入丙酮溶解的温度控制为35~45℃,搅拌速度控制为80~16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绿素铜钠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的皂化物固体中加入丙酮反复洗涤2~4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叶绿素铜钠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置铜结晶:在经过皂化分离后得到的所述皂化物固体中加入该重量3~5倍的纯水进行溶解,再加入糊状叶绿素重量3~4%的CuSO4,控制温度50~60℃,时间30分钟置铜,置铜结束后,用HCL溶液调至PH=1~2,粗铜酸结晶析出,通过固液过滤,水洗得到粗铜酸固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叶绿素铜钠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析纯化:将经过置铜结晶后得到的所述粗铜酸中加入该重量1~2倍的丙酮,溶解粗铜酸过滤弃滤渣,再加入滤液重量3~5倍的120#汽油,控制温度40~50℃,搅拌溶解30分钟,静置30分钟,固液过滤,水洗得到精铜酸固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叶绿素铜钠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成盐干燥:在经过沉析纯化后得到的所述精铜酸中加入该重量5~6倍的丙酮,溶解精铜酸,加入5%~10%NaOH乙醇溶液搅拌,调至PH=10~11,待结晶析出,固液过滤,干燥得到叶绿素铜钠盐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通世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通世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29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化物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微生物液态肥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