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备胎罩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21974.6 | 申请日: | 201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1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葛宜银;张海平;王银;宁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43/02 | 分类号: | B62D43/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备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备胎的安装固定方式,具体固定车辆后背处设置的一种备胎罩。
背景技术
由于备胎罩体积较大,备胎的重量较重。目前国内的备胎罩主要存在用户在换备胎的时候备胎罩难以开启、难以装配,后背门开启关闭或在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备胎罩内部的装配结构会产生共震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开启、方便更换备胎的备胎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一下技术方案:一种备胎罩,包括内罩、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罩、外罩的结合面处设置定位与转动指示标记。
上述技术方案中,内罩、外罩的结合面处设置定位与转动指示,使用者如果需要更换备胎,可以将外罩方便取下,待重新装配外罩时,按照指示标记,即可准确地对准卡接部位,转动到位后锁上罩锁,操作十分方便,且结构十分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安装备胎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外罩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拆卸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6、7是图4中的A、B、C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侧视图;
图9是发明装配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备胎罩,包括内罩10、外罩20,内罩10、外罩20大致为盆体 形状,两者罩口处结合形成内部用来容纳并固定备胎40的空腔,其中内罩10的空腔深度较浅,外罩20的的空腔深度较深,这样便于备胎40的取放。
所述的内罩10、外罩20的结合面处设置定位与转动指示标记。更为具体的方案是,所述的内罩10上的与外罩20结合处的周向表面上设置定位与转动指示标记11,所述的外罩20上对于设置定位指示标记21,所述的定位指示标记21为设置在外罩20边沿处的凹部。所述的内罩10上的定位与转动指示标记11包括转动起始位标记111、转动终止位标记112,两者之间设置转动方向标记113。
具体装配时,两者成分离状态,将所述的外罩20上设置的定位指示标记21对准所述的内罩10上的转动起始位标记111的位置,按转动方向标记113所示方向转动外罩20,并转动到转动终止位标记112所在位置,转动过程即告结束,再将罩锁30锁上,结合图4-8。
为确保两者结合后的可靠性,所述的内罩10、外罩20结合部位设置相互配合的卡槽。这样,在卡槽的作用下,两者便不会出现轴向分离现象。
以下说明卡槽的具体结构实例。如图1、3、5、6所示,所述的内罩10的底面边缘处设置卡槽14,卡槽14的槽底141由内罩10的底面上设置的环壁15构成,内、外两槽壁分别是由设置在环壁15上的环形盘16和扇形板17构成,其中环形盘16和扇形板17的板面平行且与环壁15垂直。所述的环形盘16沿整个圆周方向设置,扇形板17则是在整个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彼此均匀间隔开来,这样构成的卡槽14在整个圆周范位内均匀间隔若干,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受力均匀。
以上说明了内罩10上的卡槽14基本结构,与之配合的外罩20的卡槽具备与之对应的形状和构造。
所述的卡槽14的位于转动起始侧的一端为开口状,位于终止侧的一端设置挡板18。设置挡板18可以避免外罩20的任意转动,同时,挡 板18的设置还具有加强扇形板17的连接作用。
所述的外罩20罩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22,翻边22与环壁15相互贴合。通过增加翻边使备胎外罩20与备胎内罩10的接触面径向宽度加大,有效的解决了备胎罩外罩与内罩配合震动异响问题。
所述的扇形板17位于环壁15的孔口侧,定位与转动指示标记11位于环形盘16后侧的环壁15的外表面上。这样布置定位与转动指示标记11,一方面可以避免频繁转动对指示标记部分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又便于观察,方便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1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冷轧带钢平整装置及冷轧带钢横折印消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