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烷基乙二醇乙酰胺的柴油添加剂组合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1855.0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0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民;蔺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L1/224 | 分类号: | C10L1/224;C10L1/238;C10L1/183;C10L10/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 乙二醇 乙酰 柴油 添加剂 组合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油润滑性添加剂组合物,确切的说,作为柴油润滑性添加剂,可以改善低硫柴油的润滑性指标,同时,也可以改善低硫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和清净性指标。
背景技术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柴油的硫含量降到了10-500mg/kg的水平,以减少柴油发动机的污染物排放。目前我国柴油硫含量要求不大于2000mg/kg,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所用柴油的硫含量都小于50mg/kg。为了在柴油的加工过程中把硫脱除,人们采用加氢精制的方法来处理柴油,降低柴油的硫含量。
先进柴油燃料供给系统,包括燃料泵和燃料控制器,是依靠所泵送的柴油对各个部件进行润滑的。柴油中的天然硫化物、极性物质等是柴油中不可缺少的抗磨组分。当采用加氢精制的方法来除去柴油中的硫化物时,同时也减少了这些能够提供润滑功能的化合物,降低了柴油对发动机供给系统的润滑能力,以致发动机燃油泵过早损坏。柴油润滑性的问题可通过向柴油中加入润滑性添加剂得以改善,具有成本小、生产灵活等优点,因此在工业上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柴油润滑性添加剂多为脂肪酸和脂肪酸酯、脂肪酸酰胺或盐的衍生物。如EP773279公开了用二聚酸与醇胺反应制备的羧酸酯作为柴油润滑性添加剂。EP798364公开了用脂肪酸与脂肪胺反应制备的盐或酰胺作为柴油润滑性添加剂。WO9915607公开了二聚脂肪酸与环氧化物的反应产物作为柴油润滑性添加剂。EP605857(CA2112732)公开了用脂肪酸酯如菜籽油、向日葵油、蓖麻油等直接作为柴油抗磨剂。这些产品虽具有原料易得、价格较便宜等优点,但使用量较大,改善柴油润滑性的效果有限,同时由于其粘度大,在低温下容易析出,这对其实际应用带来不便。
CN1552826公开了一种低硫柴油抗磨分散多效添加剂组合物,由羟基芳酸与烯基丁二酰亚胺和天然油脂与胺或醇的反应产物或产物混合物构成,该添加剂组合物不仅能改善低硫柴油的润滑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清净分散性能。
CN1552827公开了一种低硫柴油多效添加剂组合物由曼尼西碱与羟基芳酸的反应产物和天然油脂与胺或醇的反应产物或产物混合物构成,该添加剂组合物作为柴油抗磨剂。
CN1552829和CN1766063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硫柴油的抗磨分散添加剂,是由曼尼西碱与C6~C50有机酸反应生成的产物。
CN1766067公开了一种具有分散性能的柴油抗磨添加剂,由聚烯烃基丁二酸酐和C6~C50有机酸的醇,胺反应物构成,改善低硫柴油的润滑性。
CN1335375公开了一种柴油添加剂,由清净分散剂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和二乙基氨基丙烯酸乙基酯的共聚物,抗氧与金属钝化剂,十六烷值改进剂,润滑抗磨剂等构成,用于柴油发动机的润滑改善。
CN101245278和CN101265431公开了一种具有提高的抗磨特性的添加剂和润滑配制剂,以及一种经润滑的表面、一种减小运动部件间磨损的方法及涉及包含磨损减少剂的润滑添加剂浓缩液。是可溶于烃的钛化合物、至少一种可溶于烃的镁化合物构成。
CN1871329公开了从多元醇C12-C28支链脂肪酸和/或C12-C28环状脂肪酸形成的酯可以用作润滑剂的摩擦改性剂。
CN1210135公开了一种在汽油、柴油或煤油中加入少量的琥珀酰亚胺、胺氧化物类、合成酯、Paradyne、二烷基二苯胺、磷酸甲酚二苯酯、甲基苯二胺、二烷基二硫代硫酸锌等化合物构成的液体燃料添加剂,用于汽油车、柴油车以及一切使用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的机械,既可防止污染,又能节油,增加机动车的功率,延长发动机的寿命。以上现有添加剂是由脂肪胺与酸或醇反应得到的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1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管式谷物干燥器
- 下一篇:防短路耦合器及其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