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硅微粉洗酸用的带式压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1606.1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0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忠;任建龙;黄孝斌;周志国;冯东洲;严金南;李国清;李国龙;慈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浩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052 | 分类号: | B01D33/052;B01D33/6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07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微粉洗酸用 压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洗酸用的带式压滤机,用于将酸洗过后的碳化硅微粉的酸性中和,以便进行后续水力分级工艺。
背景技术
碳化硅微粉是制作太阳能硅片、半导体硅片、工程陶瓷、加热元件、高级耐火材料等产品的重要材料。随着新材料科学的大力发展,对碳化硅微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质量的碳化硅微粉的生产中,对粗大和细小的碳化硅微粉颗粒进行水力分级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技术环节。因此,酸洗过后的碳化硅微粉浆料在进行水力分级前,需要将其酸性中和,以保证水力分级的质量。然而目前中和碳化硅微粉浆料酸性的方法均为将碳化硅微粉浆料放入水中进行过滤,当过滤水的酸性较高时将水排出,再不断通入新的过滤水对其酸性进行缓慢中和。这样的中和方式不但耗水较大,中和一吨碳化硅微粉浆料需要用水30吨左右,使得成本较高,并且进行酸性中和的时间较长,影响了加工效率,同时工人还必须经常换水,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节省成本,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加工效率的碳化硅微粉洗酸用的带式压滤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碳化硅微粉洗酸用的带式压滤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左右两端设有传送辊,所述两个传送辊上缠绕有传输带,传输带的外表面缠绕有过滤带,所述传输带和过滤带上均开设有若干细小通孔。
所述过滤带右端的上方设有下料斗,所述过滤带左端的下方设有接料斗。
所述两个传送辊之间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固定在机架上,并且收集槽的顶部边缘与传输带的底部贴紧,该收集槽的底部开有若干通孔并与抽水管相连,所述过滤带的上方从左到右并排架设有若干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底部固定在机架上,该喷水管上并排设有若干喷水口。
所述过滤带上还架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夹有软板,该软板为塑胶可塑性材质薄板,其顶部夹在固定架顶部,其下部与过滤带的表面贴合。
所述下料斗的底部斜向设置,且下料斗底部的最下端处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下料斗的内壁上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斜向下设置。
所述若干抽水管汇成一路并连到水气分离罐上,所述水气分离罐的顶部连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真空包相连,所述水气分离罐的侧壁上连有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这种碳化硅微粉洗酸用的带式压滤机将过滤带放置在传输带上,并随传输带一起运动,随后控制过滤带上方的喷水管向过滤带喷水,再下料斗中不断向过滤带上倒入碳化硅微粉浆料,碳化硅微粉浆料随过滤带一起向接料斗运动的过程中一直被水中和酸性。而过滤带和传输带上均开有较小的通孔,可以让中和酸性的过滤水掉落到收集槽中,并被连接在收集槽底部的抽水管抽到水气分离罐中,随后将水气分离,把过滤水送到水处理设备进行过滤回用,这样便节约了水资源,中和一吨碳化硅微粉浆料只需5吨水左右,碳化硅微粉浆料最终掉入接料斗时其酸性已经基本得到中和,这样便节省了人工,并且提高了加工效率。
并且下料斗内部设有斜向下设置的挡板,可以使得碳化硅微粉浆料缓慢下落到过滤带上,使得碳化硅微粉浆料可以均匀分布到过滤带上,保证了碳化硅微粉浆料酸性中和的效果。
过滤带上方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夹持有软板,该软板为塑胶可塑性材质薄板,其下部与过滤带相接触,可以将碳化硅微粉浆料均匀摊铺在过滤带上,提高了碳化硅微粉浆料酸性中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碳化硅微粉洗酸用的带式压滤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下料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喷水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机架1、传送辊2、传输带3、过滤带4、下料斗5、挡板5.1、接料斗6、收集槽7、抽水管8、水气分离罐9、排气管10、真空包11、排水管12、喷水管13、喷水口13.1、固定架14、软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洗酸用的带式压滤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端设有传送辊2,所述两个传送辊2上缠绕有传输带3,传输带3的外表面缠绕有过滤带4,所述传输带3和过滤带4均可以向下渗水,过滤带4仅将过滤水排下,落到传输带3上,而传输带3则将过滤水排到收集槽7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浩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浩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1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X射线能量的生成
- 下一篇:一种用于清灰清堵的电磁换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