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减压深拔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1358.0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9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李经伟;齐慧敏;王海波;王岩;姜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减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原油减压深拔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由常压蒸馏来的常压塔底油首先进入一级气化炉,加热到370℃~380℃后进入一级闪蒸罐,一级闪蒸气相进入减压蒸馏塔上部分馏段;
(2)从步骤(1)来的一级闪蒸液相进入二级气化炉,加热到390℃~400℃后℃进入二级闪蒸罐,二级闪蒸气相进入减压蒸馏塔中部分馏段;
(3)从步骤(2)来的二级闪蒸液相进入三级气化炉,加热到410~420℃后进入三级闪蒸罐,三级闪蒸气相进入减压蒸馏塔下部分馏段;
(4)从步骤(3)来的三级闪蒸液相进入减压蒸馏塔闪蒸段;
(5)各段进料在减压蒸馏塔中进行减压蒸馏,减压蒸馏塔塔顶连接抽真空系统,从塔各侧线抽出产品,塔底抽出减压渣油;
(6)从步骤(5)来的部分减压渣油分三路分别引入上述过程中的一级闪蒸罐、二级闪蒸罐和三级闪蒸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的循环回各级减压闪蒸罐的减压渣油的占全部减压渣油的比例为5重%~50重%,其中进入一级、二级和三级闪蒸罐的减压渣油的比例一般为1.5~3:1~1.5:1。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闪蒸罐为立式结构,闪蒸罐为空罐或在罐中设置有利于气液分离及气化的设备;所述的二级闪蒸罐为立式结构,闪蒸罐为空罐或在罐中设置有利于气液分离及气化的设备;所述的三级闪蒸罐为立式结构,闪蒸罐为空罐或在罐中设置有利于气液分离及气化的设备。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闪蒸罐的气相出口连接减压蒸馏塔上部分馏段,由气相出口上的控制阀控制一级闪蒸罐压力为8 kPa~40 kPa;所述二级闪蒸罐为的气相出口连接减压蒸馏塔中部分馏段,由气相出口上的控制阀控制二级闪蒸罐压力为5 kPa~30 kPa;所述三级闪蒸罐的气相出口连接减压蒸馏塔下部分馏段,由气相出口上的控制阀控制三级闪蒸罐压力为2 kPa~20 kPa。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步骤(5)所得的部分减压渣油循环返回各级减压闪蒸罐,减压渣油从各级闪蒸罐的上部进入,各级气化炉出口物流从分离罐中部进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蒸馏塔塔顶进行抽真空操作,控制塔顶压力为1 kPa~10kPa。
7.一种提高拔出率的原油减压深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减压蒸馏塔、塔顶抽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常压塔和减压塔之间设置若干气化炉和若干闪蒸罐,其中常压塔塔底油管线同一级气化炉入口相连,一级气化炉出口同一级闪蒸罐入口相连,一级闪蒸罐的液相出口同二级气化炉入口相连,二级气化炉的出口同二级闪蒸罐入口相连,二级闪蒸罐的液相出口同三级气化炉的入口相连,三级气化炉的出口同三级闪蒸罐的入口相连,三级闪蒸罐的液相出口同减压塔闪蒸段相连,其中一级闪蒸罐、二级闪蒸罐和三级闪蒸罐的气相出口分别同减压塔的上部分馏段、中部分馏段和下部分馏段相连,减压塔底油的出口分别通过管线同一级闪蒸罐、二级闪蒸罐和三级闪蒸罐相连。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取消了常规减压转油线的设置。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塔包括冷凝段、分馏段、洗涤段和闪蒸段,分馏段的数目为3~5个。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气化炉、二级气化炉、三级气化炉各自独立设置,或者设置三合一加热炉,三级进料分别设置在三合一加热炉中不同的辐射段。
11.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闪蒸罐、二级闪蒸罐和三级闪蒸罐独立布置,或者依据压力高低从上往下依次重叠布置。
12.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和所述闪蒸罐之间或设备内的管道采取扩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13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形杆滚动摩擦动力三轮滑板车
- 下一篇:一种MCM-22分子筛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