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基坑工程中的快速换撑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21079.4 | 申请日: | 201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真;郭颖;张云富;高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六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 地址: | 300456***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工程 中的 快速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基坑换撑的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超深超大基坑施工快速换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深基坑工程中的换撑,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来逐步取代发挥临时支撑作用的内支撑结构体系,从而保证临时性内支撑拆除后,工程施工能继续安全顺利地进行,其实质是应力的安全有序的调整、转移和再分配。
换撑原理:让支护桩因内支撑拆除所产生的部分应力通过传力构件传递给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第三者,从而达到新的受力平衡。它除可采用刚性支撑件(斜撑、水平支撑)连接支护桩和地下室结构来控制变形、实现应力传递外,也可采用回填方式来实现。在此转换过程中,围护体系本身依然承担相当的支护作用。
目前,深基坑换撑有两种常见方式:一种是设置斜撑,工期短、投入少,但支撑点选择困难,难以布设全面(尤其是建筑物四角部位),换撑的整体作用效果差,易被破坏,且往往由于支护桩与墙体距离短,斜撑往往需穿过墙体与地下室砼底板牛腿相连,这样会增加防水施工难度,拆除斜撑还会延误工期。另一种是直接采用水平刚性构件换撑连梁进行换撑,将支护桩的应力通过楼梁板最终实现。其优点是受力效果好、施工简单又无需进行拆除施工,因此在工期较紧的工程较为合适。由于靠现浇楼梁板来承受基坑内力,对工程本身的结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常规施工方法是将底板混凝土浇灌完成后,拆除模板,将底板与支护桩之间的空隙回填土方(另一种回填料为碎石料来进行坑内换撑回填,其特点是传力带的受力均匀性好,但实际施工时,往往防水施工介入较晚,且回填料密实度很难控制,对较大基坑的内力传递无法保证,因此回填料作传力带只作辅助之用。)并夯实,再在回填土上方浇灌一道250-400MM厚混凝土水平环带作为换撑,待该部分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才能进行临时支撑系统的拆除工序。但对于特大型深基坑或结构受力极其复杂的工程,这种方法施工层次复杂,实际操作困难,工期较长,且基坑围护体系结构安全风险几率明显增大,严重地影响着基坑工期,这样就导致换撑技术一直是困扰着深基坑施工中的重要突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两种深基坑工程中的快速换撑施工方法,该两种施工方法能够比较容易地控制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及安全,能够适宜超深超大基坑的支护体系。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基坑工程中的快速换撑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第一道换撑肋板的施工:
第一道换撑肋板设置在地下室砼底板与基坑支护结构之间,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每个第一道换撑肋板的外侧与基坑支护结构的内侧相连接,内侧与地下室砼底板相连接;
第一道换撑肋板与地下室砼底板同时施工,待地下室砼底板和第一道换撑肋板拆模后,拆除基坑底部最下一道临时支撑,在相邻的第一道换撑肋板之间回填土方并夯实;
所述换撑肋板有两种,第一种为水平砼肋板,第二种为T形砼肋板,T形砼肋板的中间立板与基坑支护结构垂直。
上述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2)第二道换撑肋板的施工:
第二道换撑肋板设置在地下室最下面一层的顶板与基坑支护结构之间,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每个第二道换撑肋板的外侧与基坑支护结构的内侧相连接,内侧与地下室的墙板相连接;
所有第二道换撑肋板与地下室的墙板同时施工;在第二道换撑肋板施工前,在第一道换撑肋板上回填土方并夯实;
待地下室的墙板和第二道换撑肋板拆模后,拆除基坑的第二道临时支撑,在相邻的第二道换撑肋板之间回填土方并夯实。
上述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3)第三道换撑肋板的施工:
第三道换撑肋板设置在地下室一层以下的顶板与基坑支护结构之间,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每个第三道换撑肋板的外侧与基坑支护结构的内侧相连接,内侧与地下室的墙板相连接;所有第三道换撑肋板与地下室的墙板同时施工,施工步骤与步骤2)相同。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基坑工程中的快速换撑施工方法,采用竖向砼肋板作为换撑肋板,竖向砼肋板设置在地下室墙板与基坑支护结构之间,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每个竖向砼肋板的外侧与基坑支护结构的内侧相连接,内侧与地下室墙板相连接;
竖向砼肋板与地下室墙板同时施工,待地下室墙板和竖向砼肋板拆模后,拆除相应部位的临时支撑,在相邻的竖向砼肋板之间回填土方并夯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六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六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1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