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0946.2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蒋方荣;周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1/14 | 分类号: | H01R11/14;H01R4/24;H01R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夹。
背景技术
在室外通信设备中,有些通信设备是在挂杆、抱杆等架空场景下安装的,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线缆连接到机柜等通信设备,连接到设备的线缆(例如网线)均为带接地金属层的线缆,接地金属层用于屏蔽外界电磁波对线缆传输信号的干扰。尤其是在雷雨天气时,接地金属层容易带电,因此在线缆接入通信设备时,必须要将接地金属层进行接地,保证线缆和设备处于相同的电势差,否则雷电产生的浪涌就顺着线缆击穿设备板卡,导致通信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
目前,安装人员在对线缆进行接地金属层接地操作时,需要先在线缆上量取并确定一个合适的接地点,然后用刀具剥开一截线缆的绝缘外皮,露出接地金属层,然后用金属夹子夹住线缆的接地金属层连接到设备的接地端,与大地导通,这种对线缆的接地操作方法复杂、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高效实现线缆接地的接线夹。
所述接线夹,包括上壳,下壳以及接地装置;所述的上壳及下壳相互配合以形成容置线缆的卡线槽;所述接地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壳或者下壳、或者上壳及下壳上,并与容置在所述卡线槽内的线缆接地金属层相接触以将所述容置在所述卡线槽内的线缆接地金属层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在给线缆的接地金属层接地时,将线缆放置于上壳及下壳相互配合而形成的卡线槽中,接地装置就能够与卡线槽内的线缆接地金属层相接触,并形成电连接,再将接线夹与通信设备的接地端相连。因此,只需要将线缆放置在卡线槽中,再将接线夹接地,即可完成接地金属层的接地工作,使接地金属层接地的工作过程简单、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线夹的上壳与下壳闭合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线夹的上壳与下壳闭合时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线夹的上壳与下壳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螺钉将接线夹固定在通信设备外壳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中线缆放置在接线夹下壳的凹槽中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中接线夹的卡线槽套住线缆的示意图;
图8、图9和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第二个接线夹固定在第一个接线夹上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条线缆放置在第二个接线夹下壳的凹槽中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个接线夹的卡线槽套住第二条线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线夹用于给线缆的接地金属层接地,该接线夹包括上壳,下壳以及接地装置;上壳及下壳相互配合以形成容置线缆的卡线槽;接地装置设置在上壳或者下壳、或者上壳及下壳上,并与容置在卡线槽内的线缆接地金属层相接触以将容置在卡线槽内的线缆接地金属层接地。
在给线缆的接地金属层接地时,将线缆放置于上壳及下壳相互配合而形成的卡线槽中,接地装置就能够与卡线槽内的线缆接地金属层相接触,并形成电连接,再将接线夹与通信设备的接地端相连。因此,只需要将线缆放置在卡线槽中,再将接线夹接地,即可完成接地金属层的接地工作,使接地金属层接地的工作过程简单、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现有技术中安装人员使用锋利的刀具剥开线缆的绝缘外皮,刀具容易割伤安装人员的手指,所以现有的接地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线夹,安装人员不需要使用刀具,因此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安全性。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09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