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利昂无害化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0425.7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曹江林;吴冰;李光明;贺文智;金放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24 | 分类号: | C01B31/24;C01B9/02;C01B9/08;A62D3/36;A62D10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利昂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和化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水热反应实现氟利昂无害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氟利昂(CFCs)是上世纪20年代合成的“安全制冷剂”。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易相变性、无腐蚀性和高绝缘性等诸多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排放到大气中的CFCs在对流层中性质十分稳定,可稳定存在数十到上百年,但其慢慢上升进入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破坏臭氧分子。据科学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地球表面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臭氧分子被大量消耗的结果是其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严重危害,如:人类免疫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明显增加,植物生长受损,海洋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正由于CFCs对大气臭氧层的极大破坏作用,世界各国已采取行动来限制CFCs的生产使用,并提出了逐步淘汰CFCs的各种方案。
目前,世界上CFCs产品年使用量超过100万吨,如何经济、高效地实现CFCs的无害化排放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开发CFCs无害化的分解技术成为当务之急。常用的CFCs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燃烧热分解法、催化分解法、光催化分解法、化学试剂消解法、超声波分解法和等离子体分解法等。中国专利(CN200810058719.5)公开了一种氟利昂燃烧水解过程中提高氟利昂分解速率的方法,但CFCs的分解效率不能达到完全(98%),且会产生危险的二次化合物;公开专利(CN1049295)描述了一种氯氟烷烃的催化分解法,该方法不仅存在催化剂容易失活的问题,其催化分解氟利昂的效率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化学试剂消解法存在残留化学试剂的处理问题;中国专利(CN200810058719.5)公开了一种微波等离子体分解氟利昂无害化处理方法,氟利昂的分解效率能达到99%以上,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该方法易发生设备积碳,运行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水热技术自近二三十年来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应用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所涉及的水热反应(hydrothermal reaction)是指在高温、高压下,以水为溶剂的反应过程,可以分为超临界反应和亚临界反应。水的临界温度TC=374.2℃,临界压力PC=22.1MPa。当体系的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时,称为超临界水(supercritical water,SCW),当体系的温度处于150~374℃,压力处于0.4~22.1Mpa时,称为亚临界水(near-critical water,NCW)。与普通的液体水及水蒸汽相比,临界点附近水的介电常数、溶剂化能力、粘度、离子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分子间的氢键越弱,气体(如:氧气、氢气、CO、CO2)及有机物的溶解度增大,因此可以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转化效率高、环保、节能的氟利昂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氟利昂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碱溶入水中得到碱的水溶液,然后分别将碱的水溶液、氟利昂和氧化剂用高压泵输送进水热反应器中;
(2)控制水热反应器的温度200~300℃,使水热反应器中的反应混合物进行水热氧化反应,反应压力6~30MPa,经过5~20min水热反应后,得到无害化产物;
(3)对步骤(2)所得产物进行冷却,得到碳酸盐及氟和氯的无机盐类。
所述的碱为NaOH,KOH和Ca(OH)2中的一种。
所述的碱与氟利昂的摩尔比为(5~10)∶1。
所述的氧化剂为O2,O3或H2O2中的一种,按有机物完全氧化需氧量为100%计,氧化剂的添加率为60~120%。
所述的氟利昂来自废旧家电设备回收中所得到的冷冻剂,也可以是甲烷,乙烷的氟氯代烃。
所述的水热反应器为高压釜式反应器或连续流管式反应器。
所述的水热反应放出的热量用于反应混合物的预热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转化效率高、环保和节能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优点:
i.亚临界水热条件下,氟利昂氧化完全,生成无害的无机盐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0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