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桩承台塔基的施工方法及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0244.4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张耀龙;李克江;陈赛菊;龚小东;宋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171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桩承台塔基 施工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塔基的施工方法及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桩承台塔基的施工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深基坑施工方法常见的一种方式是:将土方挖到基底标高以后再进行塔吊基础的施工,塔吊在基坑支护结构和临时支撑施工期间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解决不了垂直运输问题,加大了施工难度,延长了工期,增大了基坑施工的危险性。后一方式是,在土方开挖前,先施工四根混凝土灌注桩,桩顶标高设于塔吊基础底板下面,待塔吊安装完毕后,再进行土方开挖,支撑塔吊基础的灌注桩随着土方开挖深度的加深将逐层裸露,形成不稳定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在四根混凝土灌注桩之间用钢套管焊接增设剪刀撑,还需随时检测桩体的竖向位移。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基坑施工阶段的垂直运输问题,但却降低了塔吊基础的稳定性,增加了施工不安全的隐患,并加大了塔吊基础加固的成本。后一方式在现场场地狭小、基坑占地面积较大且塔身位于基坑中间的深基坑施工中较为常见,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牢固、安全性较高且施工简便,成本较低的高桩承台塔基的施工方法及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桩承台塔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先在基坑内施工四根混凝土灌注桩,桩顶标高位于地表面,桩底标高位于基坑底标高以下,并且混凝土灌注桩打入基坑底面以下的长度与其处于基坑内的长度比大于等于1.5;
二)在四根混凝土灌注桩桩顶浇筑钢筋混凝土承台,在承台上安装塔吊;
三)开挖基坑土方,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每往下挖2~3m,在四根钻孔灌注桩周围浇筑一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水平钢筋混凝土抱箍结构。
在所述步骤二)施工前,先向下开挖2~3m土方,并在四根钻孔灌注桩周围浇筑一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水平钢筋混凝土抱箍结构。
所述钢筋混凝土抱箍结构与所述钻孔灌注桩通过植筋构造连接。
所述钢筋混凝土抱箍结构为梁式结构或板式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采用上述方法施工的一种高桩承台塔基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四根混凝土灌注桩,每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位于基坑底面以下的嵌固段长度与其处于基坑内的外露段长度比大于等于1.5;四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桩顶浇筑有钢筋混凝土承台;四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处于基坑内的外露段上浇筑有数个间隔设置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水平钢筋混凝土抱箍结构。
所述钢筋混凝土抱箍结构与所述钻孔灌注桩通过植筋构造连接。
所述钢筋混凝土抱箍结构为梁式结构或板式结构。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嵌固在基坑底面以下的长度与外露在基坑内的长度比大于等于1.5的结构,并在四根混凝土灌注桩之间形成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水平钢筋混凝土抱箍结构,使本发明的塔基结构稳定、牢固、安全性较高,并且相对于其他高桩承台施工简便,成本较低。还有本发明适用性较强,不受场地条件、地质水文条件限制。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基坑施工过程中全程使用塔吊进行垂直运输,塔吊稳定性差的难题,在工程桩未施工或基坑土方开挖前就能使提前安装好的塔吊进行有效运转,基坑施工时用塔吊作为垂直运输设备,施工方便快捷、有效的缩短了晾槽时间,提高了基坑施工的工作效率,能大量缩短基坑施工工期,减小因工期延长而发生安全事故的系数,为上部结构的顺利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塔基结构的立面图;
图2为本发明塔基结构中水平钢筋混凝土抱箍结构的平面图。
图中:1、外露段,2、嵌固段,3、承台,4、7、抱箍结构,5、塔吊标准节或地脚螺栓,6、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一种高桩承台塔基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四根混凝土灌注桩,每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位于基坑底面以下的嵌固段2长度与其处于基坑内的外露段1长度比大于等于1.5;四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桩顶浇筑有钢筋混凝土承台3;四根所述混凝土灌注桩处于基坑内的外露段1上浇筑有数个间隔设置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水平钢筋混凝土抱箍结构。
所述钢筋混凝土抱箍结构与所述钻孔灌注桩通过植筋6构造连接。可使连接更加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0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