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内燃机油加氢精制基础油的装置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0063.1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8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生;吴斌;王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易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海生;吴斌;王树波 |
主分类号: | C10M175/02 | 分类号: | C10M175/02;C10G67/14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矫智兰 |
地址: | 264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 机油 加氢精制 基础油 装置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内燃机油精制基础油的装置及制备方法,属于废内燃机油再生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润滑油广泛应用于汽车运输、制造、机械加工、化工、食品等行业,随着工业和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增长,其需求量和消耗量也在日益增加,目前国内润滑油年销售量已超过1000 万吨,而且每年呈10%以上速度递增,这也意味着每年至少产生600 万吨的废内燃机油,随着汽车工业发展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废弃的润滑油主要是由于长期使用混进杂质和添加剂变质,还有就是废内燃机油少部分氧化裂解并导致粘度变化和形成沥青胶质,绝大部分的基础油组分并没有改变,只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分离加工仍然可以获得符合标准的基础油。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废内燃机油的回收、提纯和循环利用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废旧油回收、提纯、循环利用率不到5%,大部分采用酸土法和裂解柴油工艺,其工艺技术落后、回收率低、产品质量差、会导致二次污染。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规定,废矿物油(HW08)是指废机油、废柴油、废汽油、废原油、废真空泵油、废液压油、废热处理油、废樟脑油等以矿物油为基础的各类润滑油失去原来功能而报废的油类、发毒性物质,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名列第八,其内含的硫化物、添加剂、石油类多环芳香烃(苯并芘)是公认的致癌和致突变化合物、富营养物,对水和土壤的污染特别严重,人类如果长期引用被污染的水质,将出现慢性中毒症状。
废内燃机油再生工艺技术发展:蒸馏—酸洗—白土精制路线和酸洗—带土蒸馏精制为主的再生工艺,采用蒸馏-白土工艺,精制仍然采用硫酸白土,这种油品质量差,容易氧化,酸渣中含有大量苯并芘类物质,严重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工艺流程环保无污染,能将废内燃机油精制成高纯度基础油的装置及制备方法。
一种废内燃机油加氢精制基础油的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用于过滤废内燃机油中游离水与机械杂质的沉降过滤系统1、用于除去水、石油酸、胶质沥青及低碳氢组分的预处理系统2、用于除去沸点350°C以下轻质组分的薄膜蒸馏器3、用于分离出废内燃机油中的沸点350°C以上馏分及除去废内燃机油中重质组分的分子蒸馏器、加氢反应器、用于加氢过程中汽液混合进一步分离的汽提塔4、用于分馏加氢精制油中不同运动粘度润滑油基础油的精馏塔5。
预处理系统2包括用于使废油与破乳剂、液碱充分混合使乳化水破乳、石油酸中和的液体混合器,液体混合器内部呈螺旋网状结构,液体混合器上设有用于过滤废内燃机油中的游离水分和机械杂质的蝶形高速离心机39及用于脱除废内燃机油中含有的少量水分的闪蒸塔40;
所述分子蒸馏器包括串联的第一级分子蒸馏器6、第二级分子蒸馏器7;
所述分子蒸馏器是短程蒸馏器,包括筒体11及安装于筒体11上方的马达旋转机构12,马达旋转机构12与设于筒体11内的第一布料器15及带有第一刮板17的搅拌器14相连接,搅拌器14的内部设有冷凝器,冷凝器连接有第一收集器16,筒体11外部套设有第一夹套13,第一夹套13内填充有导热介质;工作时,通过马达旋转机构12旋转离心运动,第一布料器15把废内燃机油甩到夹套的内加热面上,第一刮板17刮膜,达到不断翻新液面作用,便于物料组分均匀受热蒸发,搅拌器14内的不锈钢列管式冷凝器内通入流动的冷媒介质,用于把蒸发的油蒸汽急速冷凝,成液态并收集,重质组分没有被蒸发,由分子蒸馏器下部第一收集器16收集;
所述加氢反应器包括相串联的第一加氢反应器8、第二加氢反应器9、第三加氢反应器10;
本发明废内燃机油加氢精制基础油的装置还包括供热系统31、循环水系统32、水环式真空及高真空机组33、制冷液系统34、制氢系统35、供电系统36、消防报警系统37、DCS自动控制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易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海生;吴斌;王树波,未经烟台易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海生;吴斌;王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0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的3D防窥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高效无恶臭溶硫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