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细胞培养液及细胞提取物中的NNK及其代谢物的液质联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19951.1 | 申请日: | 201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7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勋;王娟;李翔;王昇;赵贝贝;尚平平;刘克建;刘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27/62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姜振东 |
| 地址: | 450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细胞 培养液 提取物 中的 nnk 及其 代谢物 联用 方法 | ||
1.一种测定细胞培养液及细胞提取物中的NNK及其代谢物的液质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中性红法分析NNK的细胞毒性,选定适宜的染毒范围,在选定的染毒范围内对细胞进行NNK的染毒试验,并对染毒后所得的细胞培养液及细胞提取物中的NNK及其代谢物进行液质联用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细胞培养液及细胞提取物中的NNK及其代谢物的液质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 中性红试验: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消化计数,按适宜密度接种于96孔板,其中第一列作为空白对照,放入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染毒,将第三到八列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NNK染毒液,第二列、第十一列分别加入培养液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作为阴性与阳性对照,继续培养;24 h后,弃培养液,用PBS漂洗两次,加入已过滤的提前24 h温育的中性红培养液培养3 h;弃培养液,用PBS漂洗两次,加入现配的酸乙醇洗脱液,置于振荡器上震荡混匀20 min,用酶标仪于54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
b. NNK的染毒及细胞培养液样品前处理:接种细胞24 h后进行NNK染毒处理,继续培养24 h后取出培养液;
取1 mL培养液置于10 mL离心管,加入内标溶液,加入3 mL乙腈,静置1 h沉淀蛋白,10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0.22 μm有机相滤膜,取200μL滤液于色谱瓶,用流动相混合液定容至1 mL,混匀,进行LC-MS/MS分析测定;
c. NNK的染毒及细胞提取物样品前处理:接种细胞24 h后进行NNK染毒处理,继续培养24 h后取出培养液;
用PBS润洗细胞表面三次,取最后一次的润洗液留作监测;加入胰酶进行消化,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得细胞沉淀,加入生理盐水,反复吹打细胞15-30 min,将混合液移至离心管,再向原管中加入生理盐水润洗,洗液一起并入离心管;向管中加入10-15粒玻璃珠,于涡旋震荡器上涡旋10 s,随即放入冰水中30 s,反复几次,再于14000 rpm,4 ℃离心30 min,取上清液即得细胞提取物;取细胞提取物20 μL,加入60 μL乙腈沉淀蛋白,静置1 h,10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MEPS针萃取后,进行LC-MS/MS分析测定;
d. 样品分析: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HILIC Plus柱;流动相:A:水(含10 mM甲酸铵),B:乙腈;流速:200 μL/min;洗脱方式:等度 15% A+85% B;进样量:2 μL;柱温:26 ℃;
质谱条件:
电离模式:电喷雾电离(ESI);扫描模式:正离子扫描;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电喷雾电压(Ion Spray Voltage, IS):5500 V;离子源温度(TEM):600 ℃;雾化气(GS1, N2):65 psi;辅助加热气(GS2 , N2):60 psi;气帘气(Curtain gas, CUR, N2):35 psi;碰撞气(Collision gas, CAD, N2):8 psi;驻留时间(Dwell Time):50 ms;入口电压EP(Entrance Potential):10 V;出口电压CXP(Collision Cell Exit Potential):12 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细胞培养液及细胞提取物中的NNK及其代谢物的液质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色谱柱为美国Agilent 公司的Agilent ZORBAX HILIC Plus柱,型号为2.1×100 mm, 3.5 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细胞培养液及细胞提取物中的NNK及其代谢物的液质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酸乙醇洗脱液为乙醇+水+冰醋酸,体积比50:4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99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