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热电池装配架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19797.8 | 申请日: | 201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5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勇;王帅;康培;高鹏;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 地址: | 30038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电池 装配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电池组合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热电池装配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热电池在各领域应用的深入,对多只单元电池构成组合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要将多只单元电池构成组合电池,就必须通过装配架将多个单元电池固装成一体。
目前公知的组合热电池装配架一般为开放式拉杆结构或封闭式框架结构,其外形多为矩形,固定的单元电池数量少、构成组合电池的功率相对也较小,对装配架的散热要求不是很高。大功率组合热电池对其装配架的要求是结构刚度高、重量轻、散热速度快,而目前公知的组合热电池装配架无法满足大功率组合热电池的装配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牢固度强、重量轻、散热速度快,并且结构简单的组合热电池装配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组合热电池装配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制作的底板、顶板、拉杆、固定夹、盖装配成一体,其特点是:包括以下制备过程:
⑴ 底板的制作:包括在外周有底板固定脚的同心圆环状铝材板一面均布加工出两个以上放置单元电池的底板裙边和连接相邻两底板裙边的底板大加强筋和底板小加强筋,形成底板减重槽,在相邻两底板裙边之间打出安装拉杆的底板沉孔;
⑵ 顶板的制作:包括在外周有顶板固定脚同心圆环状铝材板一面均布加工出与上述底板裙边相对应两个以上放置单元电池的顶板裙边和连接相邻两顶板裙边的顶板大加强筋和顶板小加强筋,形成顶板减重槽,在相邻两顶板裙边之间打出与上述底板沉孔相对应安装拉杆的顶板沉孔;在材料另一面加工一个带有出线孔圆环状的槽作为放置二极管的顶板空腔,顶板空腔两壁上各均布加工出两个以上带有凸缘螺纹孔的凸缘;
⑶ 分别加工出带有盖固定孔的盖、置于底板裙边和顶板裙边中的拉杆和固定二极管的固定夹;
⑷ 底板裙边和顶板裙边之间放入单元电池后,将拉杆固定于底板沉孔和底板沉孔之间,顶板空腔内固定连接电池的二极管,引出正、负端输出导线,将盖固定在顶板空腔上,空腔内的导线端头从出线孔中引出,即完成组合热电池的装配。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底板固定脚上有底板固定孔;所述顶板固定脚上有顶板固定孔。
所述固定二极管的固定夹上有固定夹固定孔,用螺钉紧固固定夹将二极管固定在顶板空腔内。
所述拉杆两端面中心处各有一拉杆螺纹孔,拉杆通过螺钉固装于底板沉孔和顶板沉孔中。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形成圆环状的多根拉杆将底板和顶板紧固成一体,增强了结构的牢固度;在底板和顶板上设置了裙边和加强筋,裙边和加强筋围成了减重槽,在减轻装配架重量的同时提高了刚度和电池的散热速度,满足了多只大功率单元电池牢固组合在一起的要求;
2、通过在顶板上安装二极管,确保单元电池出现问题后能快速退网,保证了组合电池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的组合热电池装配架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底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顶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仰视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盖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图1中固定夹的主视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拉杆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底板;2、底板固定脚;3、底板固定孔;4、底板沉孔;5、底板裙边;6、底板大加强筋;7、拉杆;8、顶板裙边、9、顶板大加强筋;10、顶板固定孔;11、顶板固定脚;12、出线孔;13、盖;14、固定夹;15、二极管;16、顶板;17、凸缘螺纹孔;18、凸缘;19、顶板空腔;20、顶板沉孔;21、固定夹固定孔;22、拉杆螺纹孔;23、底板小加强筋;24、顶板小加强筋;25、顶板减重槽;26、底板减重槽;27、盖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附图1-图10:组合热电池装配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制作的底板1、顶板16、拉杆7、固定夹14、盖13装配成一体。
本发明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制备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9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