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9537.0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0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伟;何懿峰;段庆华;刘中其;姜靓;陈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M117/00 | 分类号: | C10M117/00;C10M169/06;C10M177/00;C10N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脂,以及该润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锆作为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属于IVB族,位于第5周期。含锆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润滑作用,常被用作润滑添加剂,如CN101113382A和JP1973038444公开了将锆的氧化物作为润滑剂添加剂以改善磨损性;WO2007143414和US20060063682公开了可以采用四氟化锆作为减磨添加剂成为润滑剂的组分之一;US20060254823公开了含有2-乙基己酸锆盐的润滑剂,该润滑剂表现出很好的耐重负荷和抗磨性能;US20050043189公开了氟锆酸盐如氟锆酸铝可作为氧化抑制剂用在润滑剂中;DE102004021812公开了将碳酸锆、磺酸锆或磷酸锆等无机盐加入到润滑脂中以提高抗磨损性。
以锆盐作为稠化剂制备锆基润滑脂的专利有US4189387,其中,稠化剂只含一种锆盐,由烷基取代的次磷酸或一元羧酸与氢氧化锆反应制得,所得产品极压性较好,但滴点不够高,且效果相对较好的产品的稠化剂含氟元素,原料不易获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润滑脂具有优良的胶体安定性和极压抗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脂,其中,该润滑脂含有50-95重量%的润滑基础油和5-50重量%的复合锆基稠化剂,所述复合锆基稠化剂为由高级脂肪酸、芳香酸和水与烷氧基锆反应生成的复合锆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润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60-120℃下,将烷氧基锆、高级脂肪酸和芳香酸在润滑基础油中进行第一接触反应;
(2)在85-100℃下,将经过所述第一接触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与水进行第二接触反应,并将经过所述第二接触反应后得到的产物升温至160-220℃进行脱水。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润滑脂具有较高的滴点,表现出优良的胶体安定性,而且还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脂,其中,该润滑脂含有50-95重量%的润滑基础油和5-50重量%的复合锆基稠化剂,所述复合锆基稠化剂为由高级脂肪酸、芳香酸和水与烷氧基锆反应生成的复合锆皂。
优选情况下,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润滑基础油的含量为75-90重量%,所述复合锆基稠化剂的含量为10-25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润滑脂,所述润滑基础油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各种润滑基础油,例如可以为100℃粘度为2-150mm2/s(优选为2-150mm2/s,更优选为8-50mm2/s)的润滑基础油。具体的,所述润滑基础油例如可以为矿物油、酯类油、植物油和合成烃油(如聚α-烯烃合成油)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润滑脂,在反应生成所述复合锆基稠化剂的过程中,水的用量与所述烷氧基锆的用量的摩尔比可以为1-20∶1,优选为1.9-10∶1;所述烷氧基锆的用量与所述高级脂肪酸和所述芳香酸的总用量的摩尔比为1∶1-1.5,优选为1∶1.01-1.35;所述高级脂肪酸和所述芳香酸的用量的摩尔比为1∶0.5-7,优选为1∶1-4。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润滑脂,所述烷氧基锆的通式可以为Zr(OR1)4,其中,R1为C1-C10的烷基,优选为C2-C6的烷基。具体的,所述烷氧基锆例如可以为乙醇锆(R1为乙基)、正丙醇锆(R1为正丙基)、正丁醇锆(R1为正丁基)、叔丁醇锆(R1为叔丁基)、正戊醇锆(R1为正戊基)和叔丁醇锆(R1为叔戊基)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润滑脂,所述高级脂肪酸优选为C8-C24的直链脂肪酸或C8-C24的羟基脂肪酸。具体的,所述高级脂肪酸例如可以为选自月桂酸、油酸、硬脂酸和12-羟基硬脂酸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润滑脂,所述芳香酸的结构式优选如式(I)所示,
式(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9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蓝藻培养的智能化光照设备及光谱调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催化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