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9406.2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会;仇保虎;王荣才;方立宏;黄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冲压模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的性能被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汽车高性能的同时,也对汽车外观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越来越追求美观的车身。汽车车身形状与组成车身的冲压件相关,通过冲压件复杂的形状、凹凸的型面组成汽车流线型的车身。组成汽车车身冲压件在单动拉延模具中完成冲压,通过将料板4加入模具中,上摸1向下运动将料板4向下挤压,上摸1与压边圈2压合后,带动料板4继续向下运动,从而拉动料板4进入模具内,使得料板4在下模3上贴合,最后冲压成型。这种冲压方式,如果料板4过小,板料4就不能在下模3上保持平衡,板料4就会掉入压边圈2上,所以需要较大尺寸的料板4才能使其在模具中稳定的定位,从而浪费生产材料,增加生产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可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定位机构,可有效解决单动拉延模具中需大尺寸料板定位而导致的材料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包括压边圈上立置状布置的的限位板及活动部件,活动部件分别处于两种位置状态,其一为位于突伸至限位板的正面呈凸显位;其二为回缩至至少与限位板的板面平齐的回缩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立一活动部件部件,在料板进入模具时,活动部件处在突伸至限位板的正面呈凸显位,对料板进行定位,避免料板悬置端下滑;在料板被模具冲压时,活动部件处于回缩至至少与限位板的板面平齐的回缩位,这样即能很好的对进入模具的料板进行定位,又不影响料板的冲压,使得适当尺寸的料板进入模具后能平稳定位,且使得每次放置料板的位置保持一致,从而冲压出来的产品尺寸保持一致。本发明定位可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解决单动拉延模具中需大尺寸料板定位而导致的材料浪费等问题,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作用机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5为杆件处于避让状态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叙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一种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压边圈2上立置状布置的限位板10及活动部件,活动部件分别处于两种位置状态,其一位于突伸至限位板10的正面呈凸显位,其二为回缩至至少与限位板10的板面平齐的回缩位。通过设立一活动部件部件,在料板4进入模具时,活动部件处在突伸至限位板10的正面呈凸显位,对料板进行定位,避免料板4悬置端下滑;在料板4被模具冲压时,活动部件处于回缩至至少与限位板10的板面平齐的回缩位,这样即能很好的对进入模具的料板4进行定位,又不影响料板4的冲压,使得适当尺寸的料板4进入模具后能平稳定位,且使得每次放置料板4的位置保持一致,从而冲压出来的产品尺寸保持一致。避免了需采用大尺寸的料板4进行定位而导致的材料浪费等问题。这里适当尺寸为满足冲压件成型的最小料坯。
如图2、3、5所示,所述的活动部件为一杆件20,其杆段中部铰接在限位板10的背面,其前端可转动并凸伸至限位板10的正面外部,及前端可转动回偏至限位板10的板面平齐处。通过设置一铰接在限位板10背面的杆件20,杆件20可绕着其上设置的铰接轴21进行旋转,起初杆件靠近料板4一端的端头与限位板20形成夹角,对进入模具的料板4进行定位,当料板4被冲压时,杆件20绕着铰接轴21随料板4的运动进行转动,与料板21处于的避让的位置,这样即很好的对进入模具的料板4进行了定位,也避免了杆件20的设立对料板4冲压的影响。
如图2、4所示,所述的限位板10的板面中部开设有孔口11,孔口11处在杆件20移动或转动的路径区域内。通过在限位板10上开设孔口11,杆件20穿过孔口11对料板4进行定位,孔口11的大小大于杆件20的移动范围,用以保证杆件20在料板4冲压时能实现避让。
如图2所示,所述的限位板10背面设有一固定支架30,所述的杆件20铰接安装在固定支架30上。所述的固定支架30包括连接压边圈2的底板32,底板32上表面上垂直设有两平行板体31,限位板10与底板32靠近料板的端头垂直连接,所述的两平行板体31的上端中部分别设有一铰接孔,杆件20的中部设有一铰接轴21,铰接轴21的两端头分别安装到两铰接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9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