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19058.9 | 申请日: | 201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黄伟九;李红宾;田中青;杜迅;姚远;魏泽聪;韩利雄;彭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重庆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3C13/00 | 分类号: | C03C13/00;C03C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 地址: | 400082 重庆市大渡口***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介电常数 玻璃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跃发展,印刷电路板逐渐向高密度与多层、超多层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覆铜板不仅要充当基板,还要具有信号传输线、特性阻抗精度控制等功能,并在多层板中充当内藏无源元件等。为了实现上述诸多功能,覆铜板材料需要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从而使得印刷电路板传播速度快、传播损耗小。印刷电路板通常由树脂和玻璃纤维组成,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树脂一般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可以满足印刷电路板的需要,而玻璃纤维的介电性能劣于树脂,是制约印刷电路板性能提高的关键因素。
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低介电玻璃纤维主要是E玻璃纤维和D玻璃纤维,其中,E玻璃纤维的组成为:52~56%的SiO2,12~16%的Al2O3,5~10%的B2O3,16~25%的CaO,0~5.0%的MgO,3~5%的Na2O+K2O,E玻璃纤维具有可加工性好、耐水性好、价格低等优点,但其介电常数偏高,为6.7左右,并且其介电损耗较大,大于10-3,不能满足高密度化和信息高速处理化的要求。D玻璃纤维的组成是:72~76%的SiO2,0~5%的Al2O3,20~25%B2O3,3~5%的Na2O+K2O,其介电常数为4.1左右,介电损耗为8×10-4左右,但是D玻璃纤维具有以下缺点:(1)相对于E玻璃纤维来说,D玻璃纤维具有较高含量的SiO2,导致D玻璃纤维增强层压板的钻孔性能差,不利于后续加工;(2)D玻璃纤维的玻璃软化点高,熔融性差,很容易产生脉纹和气泡,导致产生拉丝作业困难,在纺丝工艺中玻璃纤维断丝多等问题,因此生产性和作业性都很差,生产成本很高,不易大规模生产;(3)D玻璃纤维具有很高的熔融温度和拉丝温度,一般在1400℃以上,对窑炉质量要求非常苛刻,会降低窑炉寿命;(4)D玻璃纤维耐水性较差,容易引起纤维与树脂的剥离。为了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玻璃纤维,开发介电性能和D玻璃纤维相当,如介电常数小于4.5,介电损耗小于10-3;工艺性和操作性优良,如拉丝温度不大于1350℃、拉丝温度与失透上限温度之差大于50℃;耐水性和E玻璃纤维相当的印刷电路板用玻璃纤维成为研究重点之一。
申请号为02810477.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其典型组成为:53%的SiO2、15.8%的Al2O3、19.6%的B2O3、0.5%的Na2O+K2O、5.3%的CaO、3.9%的MgO和1.2%P2O5,该玻璃纤维的介电常数较高,为4.9,且添加了容易腐蚀窑炉的P2O5,对窑炉要求较高;
申请号为96194439.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中降低了氧化钙的含量,其介电常数在4.2~4.5左右;为了改善熔制性能,该玻璃纤维中引入了1%~4%的TiO2,过高含量的TiO2会严重影响玻璃纤维的颜色,限制其应用;
申请号为20078004840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其组成如下:52~60%的SiO2、11~16%的Al2O3、20~30%的B2O3、4~8%的CaO,其介电损耗≤5×10-4,但由于其CaO含量较高,介电常数仍然偏高,为4.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90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