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泄油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18654.5 | 申请日: | 201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正;张峻;李洪强;邵宣涛;郑党明;乔卫平;孙继志;孙磊;高峰;罗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
| 主分类号: | E21B34/12 | 分类号: | E21B34/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泄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油田采油用的井下工具,是一种泄油器,特别是一种旋转泄油器。
背景技术
已有的泄油器种类很多,如中国专利申请96238554.9《一种分体式提旋转泄油器》,它的支撑式解锁总成在上提油管时就会与泄油总成接触而泄油,当作业工人操作失误或下井过程中碰到新情况需要上提油管时就会造成泄油器打开泄油,使作业不成功。又如中国专利申请00247456.5《提旋转泄油器》,也存在上述专利的问题。作业工人操作失误是因为下油管过程中本身需要有上提油管的操作以及多年养成的难以改变的习惯,都有可能造成此类泄油器的打开泄油。中国专利申请00258996.6《卡瓦式旋转泄油器》,卡瓦不能径向张开,不能卡在套管上,所以不泄油,既使卡瓦能径向张开卡在套管上,泄油后卡瓦有时不能收回而卡管柱,造成事故。又如中国专利申请2007200290118《一种旋转泄油器》,它的结构简单,但它的密封套(5)与内管(3)为螺纹连接,由于有的井存在结垢、腐蚀等问题,容易造成密封套(5)与内管(3)的连接螺纹无法松脱而不能泄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泄油器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泄油器,下放油管后旋转再上提油管泄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接头、摩擦机构、连接套、轨道销钉、锁套、锁球、密封套、上密封圈、下密封圈、内管,上接头与内管上部连接,内管上有轨道,轨道销钉前端插在内管上的轨道里,内管上有锁球槽,内管上泄油孔,密封套套装在内管上,密封套覆盖泄油孔,内管上与密封套之间安装上密封圈、下密封圈,上密封圈处于泄油孔之上,下密封圈处于泄油孔之下,锁球一部分处于内管上的锁球槽里,锁球的另一部分安装在密封套上部槽孔里,使密封套悬挂在内管上,锁套下部覆盖锁球,锁套内有释放槽,摩擦机构套装在内管上部,摩擦机构下部与连接套上部连接,连接套下部与锁套连接,连接套覆盖轨道销钉,轨道销钉轴向上随连接套、和锁套移动,密封套上有联通孔,内管上的轨道有上轨道槽、联接槽、下轨道槽,上轨道槽、下轨道槽对称设置,联接槽上部与上轨道槽相通,联接槽下部与下轨道槽相通,轨道销钉可从上轨道槽移动至下轨道槽。
密封套之下,内管下部螺纹之上安装挡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泄油时下放油管后旋转再上提油管泄油,何时泄油可由人工随意控制,不需投入开启泄油器的工具和抽油杆,不受抽油杆断脱的影响,内管通径与泵上油管相同,可以下入各种配套工具,因而适用范围大,并可重复操作,因此,本发明工作可靠,作业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是图1中件14上的轨道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上接头1、摩擦机构2、连接套3、轨道销钉4、锁套5、锁球8、密封套9、上密封圈11、下密封圈13、内管14,上接头1与内管14上部连接,内管14上有轨道7,轨道销钉4前端插在内管14上的轨道里,内管14上有锁球槽,内管14上泄油孔12,密封套9套装在内管14上,密封套9覆盖泄油孔12,内管14上与密封套9之间安装上密封圈11、下密封圈13,上密封圈11处于泄油孔12之上,下密封圈13处于泄油孔12之下,锁球8一部分处于内管14上的锁球槽里,锁球8的另一部分安装在密封套9上部槽孔里,使密封套9悬挂在内管14上,锁套5下部覆盖锁球8,锁套5内有释放槽7,摩擦机构2套装在内管14上部,摩擦机构2下部与连接套3上部连接,连接套3下部与锁套5连接,连接套3覆盖轨道销钉4,轨道销钉4轴向上随连接套3、和锁套5移动,密封套9上有联通孔10,内管14上的轨道有上轨道槽16、联接槽17、下轨道槽18,上轨道槽16、下轨道槽18对称设置,联接槽17上部与上轨道槽16相通,联接槽17下部与下轨道槽18相通,轨道销钉4可从上轨道槽16移动至下轨道槽18。密封套9之下,内管14下部螺纹之上安装挡套15。
摩擦机构2上的摩擦块外径大于套管内径,可随套管内径而变化,在弹簧作用下,摩擦块紧贴套管内壁,与套管之间产生磨擦力,在需要泄油时,下放油管,在摩擦机构2的作用下轨道销钉4不动而上轨道槽16上行,使轨道销钉4到达上轨道槽16的上始点,地面旋转油管并上提油管,即旋转上提内管14,轨道销钉4就从上轨道槽16运动至下轨道槽18里,同时锁套5随之下行使其内部的释放槽7到达锁球8处,锁球8进行释放槽7里,密封套9被释放,被摩擦机构2产生的磨擦力压住不动,继续上提内管1,密封套9下行,联通孔10与泄油孔12对齐,使内管1内部与外部联通实现泄油。泄油时,轨道销钉4处于下轨道槽18里,可随意上提油管,完成其它施工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86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