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8276.0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2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夏泽民;张爱军;陈酉冰;潘逸明;高海波;朱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长龄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7 | 分类号: | F16L27/087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2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接头,主要用于起重机、平地机等机械的液压系统中,是连接整个液压系统中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液压管路的连接件,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起重机、平地机等,其上下两部分是需要回转的,这就存在着回转部分与固定部分油路的连接问题。回转接头是由回转体、回转轴和盖子等组成。使用时,回转体与起重机、平地机的回转下平台固定,回转轴上的安装板与回转上平台上的回转支撑相连接。液压胶管分别安装于回转体和回转轴的各油口上,液压机械的上平台则带动回转轴旋转。
然而以往的回转接头与外界的密封性能较差,外界的灰尘容易钻进回转接头中,影响了回转接头的性能,并且回转接头中的油也容易漏出,对回转接头中回转体和回转轴相对转动也产生了影响,需要经常上油,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并且以往的回转接头连接液压系统中固定部分与旋转部分的液压管路后,不能让固定部分与旋转部分相对旋转360°,导致管路会发生干涉,并且油路上、下不畅通,各油路动作串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灰尘不易进入,油不易漏出,液压系统中固定部分与旋转部分之间能相对旋转360°,并且油路上、下畅通,各油路动作不串联的回转接头。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回转接头,包括回转体和回转轴,所述回转轴由上管路连接段和下安装段组成,所述回转轴的下安装段从回转体的上端轴向插入回转体内,所述上管路连接段露出于回转体,所述回转轴轴向开设有一条中心泄油孔、四条主油路孔和三条低压油孔,所述中心泄油孔设于回转轴的中心,所述回转体上径向开有四个主油口、三个低压油口以与回转轴上的四条主油路孔、三个低压油孔一一对应相连通,所述端盖上开有中心泄油口以与回转轴上的中心泄油孔相连通,所述四条主油路孔的下端设有锥堵,所述三条低压油孔的上端设有堵头。
所述回转体上端与上管路连接段之间设有水封圈,所述回转体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端盖,所述回转体的下端与端盖之间设有O型圈,所述回转体和回转轴之间的环形凹槽内装有旋转密封圈和防尘圈,该防尘圈与回转轴接触的一侧设有上下两个唇口,形成双唇口,该上下两个唇口均贴紧回转轴的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这种回转接头能连接整个液压系统中固定部分与旋转部分的液压管路,并使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能相对旋转360°,管路便不会发生干涉,上、下油路能保持畅通,各油路动作不串联。并且本回转接头提供了多通道的油路,使得起重机、平地机可以执行更多复杂的动作,提高了其适用性,操作和维修时也较为方便,使得管路寿命较长。并且防尘圈做成双唇口形式,该防尘圈与回转轴接触的一面设有上下两个唇口,该上下两个唇口的顶端与回转轴紧密贴合,使得外界的灰尘不易钻进回转接头中,并且油也不能从内部漏出,从而保证了回转接头的性能,无需经常上油,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回转接头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I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防尘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回转体1、回转轴2、上管路连接段2.1、下安装段2.2、水封圈3、端盖4、O型圈5、旋转密封圈6、防尘圈7、唇口7.1、锥堵8、堵头9。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接头,包括回转体1和回转轴2,所述回转轴2由上管路连接段2.1和下安装段2.2组成,所述回转轴2的下安装段2.2从回转体1的上端轴向插入回转体1内,所述上管路连接段2.1露出于回转体1,所述回转体1上端与上管路连接段2.1之间设有水封圈3,所述水封圈3用于防止气体外泄或进入,所述下安装段2.2的下端与回转体1的下端水平对齐,所述回转体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端盖4,所述回转体1的下端与端盖4之间设有O型圈5,所述回转体1和回转轴2之间的环形凹槽内装有旋转密封圈6和防尘圈7,该防尘圈7与回转轴2接触的一侧设有上下两个唇口7.1,形成双唇口,该上下两个唇口7.1均贴紧回转轴2的外壁。使得外界的灰尘不易钻进回转接头中,并且油也不能从内部漏出,从而保证了回转接头的性能,无需经常上油,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长龄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长龄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8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吹风机机械强度试验装置
- 下一篇:真空泵侧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