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17764.X 申请日: 2011-10-10
公开(公告)号: CN103028053A 公开(公告)日: 2013-04-10
发明(设计)人: 李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 李海龙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P3/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6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糖尿病 中药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对身体危害极大,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糖尿病患者除动脉硬化、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老年性白内障外,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溃烂,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端坏死。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末稍麻木、灼热感或冰冷刺痛,重者辗转反侧,彻夜不眠;植物神经病变表现为排汗异常,腹胀、便秘或腹泻,站立位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尿不尽或尿失禁。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多为西药,只是缓解症状,不能根除,需终生用药;中医治疗糖尿病一般用“消渴丸”,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泽泻8-14g,玉竹7-14g,沙苑蒺藜9-15g,山药9-15g,桑白皮8-15g,枸杞子8-15克,玉米须 6-13g。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泽泻9-12g,玉竹8-12g,沙苑蒺藜8-12g,山药12-15g,桑白皮11-15g,枸杞子10-15克,玉米须7-10g。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过程如下:先将配比量的泽泻、玉竹、沙苑蒺藜、山药、桑白皮、枸杞子、玉米须放入煎药器皿中,加入超过药面2-3cm的凉水,浸泡30分钟,用猛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泽泻有利水,渗湿,泄热之功;玉竹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之功;沙苑蒺藜有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功效之功;山药有清热,解毒,降低血糖之功;桑白皮有利水消肿,治小便不利之功;枸杞子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之功;玉米须有补虚清热,止血泄热,利水消肿,祛湿利尿之功。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7剂为一疗程。 

禁忌事项: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及萝卜、羊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泽泻8g,玉竹7g,沙苑蒺藜9g,山药9g,桑白皮8g,枸杞子8克,玉米须6g。 

实施例2: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泽泻14g,玉竹14g,沙苑蒺藜15g,山药15g,桑白皮15g,枸杞子15克,玉米须13g。 

实施例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泽泻10g,玉竹9g,沙苑蒺藜10g,山药11g,桑白皮12g,枸杞子12克,玉米须9g。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的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本发明制得中药选取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服用2-3个疗程剂后,45名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服用6个疗程后48名患者症状消失,2名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经统计,本发明制得中药对糖尿病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6%。 

(二)典型病例: 

1、李某,患糖尿病2年,一直靠药物控制血糖,服用发明中药3个疗程后,血糖正常, 又服药2个疗程后痊愈,停药1年后未复发。 

2、赵某,患糖尿病3年,服用发明中药4个疗程后,多饮、多食、多尿“三多”症状消失。实验室尿糖检查阴性,空腹血糖正常;厌油,恶心,呕吐腹疼等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本发明,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范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作各种简单变形与修饰,均应包含在以上申请专利范围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龙,未经李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77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