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光学片及具有该复合光学片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17322.5 | 申请日: | 201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4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金青松;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鑫森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G02F1/1335;G02F1/13357;B32B17/10;B32B27/36;B32B27/06;B32B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光学 具有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光学片及具有该复合光学片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液晶显示器件(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LCD)已经广泛地替代了传统的显示器件,背光模组(Back Light Unit,BLU)为液晶显示器件中提供光源的部件,背光模组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液晶显示器件的显示品质。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件的背光模组剖面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100采用侧入式的光源设置方式,其包括光源部110、导光板120、反射片130及光学片140。
光源部110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冷阴极萤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111及光源反射板112构成。此时,冷阴极萤光灯管111产生具备一定波长的光。另外,光源反射板112与冷阴极萤光灯管111隔开并围绕其周围而设,以将冷阴极萤光灯管111所产生的光反射至导光板120一侧,从而增加入射至导光板120的光的量。冷阴极萤光灯管111所产生的光通过光源反射板112及反射片130被反射,而被反射的光均匀扩散至整个导光板120。
光学片140由扩散片141、棱镜片142及保护片143依次层叠而成。扩散片141可以漫射从导光板120入射的光,以使光的亮度分布变均匀。由于在上述棱镜片142的上部面,重复形成有三角柱形状的棱镜,因此棱镜片142可以将经扩散片141扩散的光聚集至与上部的液晶显示板(未图示)垂直的方向。这样,通过棱镜片142的大部分光可以相对于液晶显示板的平面垂直前进,以具备均匀的亮度分布。
设置于棱镜片142上部的保护片143起到保护棱镜片142表面的作用。
另外,LCD面板中还会必须要用到一种偏振光膜,但是在上述背光模组的基础上结合偏振光膜会导致损失50%以上的光,因此存在着很大的损失光的缺陷。
为了弥补这样的缺陷,在US6296927专利中公开了根据光的偏振光来有选择地透射/反射的光学膜,而这样的光学膜目前作为双倍增亮膜(Double br 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DBEF)这一产品在市场上被广泛销售。在利用DBEF的情况下,能够将LCD面板的偏振光膜中的光损失率降到最低,且将光学效率达到最高,从而具有降低显示装置的消费电量,最终达到节省能源的优点。
但是,在利用这样的光学膜的结构中,由于需要分别使用扩散片、棱镜片、DBEF等,因此在组装背光模组时其工序复杂,而且由于各个片的厚度薄,因此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光学片及具有该复合光学片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使得该复合光学片不但具有聚光、扩散、降低光损失功能,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简化背光模组的组装工序及提高可靠性。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光学片,该复合光学片通过棱镜层、聚酯PET层、扩散层、反射偏振光层、异方性扩散层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而成,所述反射偏振光层包括3层以上的胆甾型液晶被覆层,其中最上侧的胆甾型液晶层反射的中心波长在520~550nm区域内,所述扩散层、胆甾型液晶被覆层相邻两层之间由粘结剂互相粘接,所有构成要件中粘结剂的热膨胀系数最大。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棱镜层的棱镜结构顶角具有60~70度的角度,且所述棱镜结构高度各不相同。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扩散层包括100nm~10μm大小的有无机微型珠子。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棱镜层包括棱镜结构和棱镜残留层,所述棱镜结构的高度高于所述棱镜残留层的高度。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棱镜结构的顶角呈弧状,且所述弧状顶角的高度为所述棱镜结构总高度的4%~20%。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棱镜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胆甾型液晶被覆层的热膨胀系数,且小于所述粘结剂的热膨胀系数。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棱镜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PET层的热膨胀系数,且小于所述粘结剂的热膨胀系数。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扩散层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所述粘结剂的热膨胀系数。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PET层的折射率为:向棱镜长度方向的折射率大于与棱镜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折射率。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胆甾型液晶被覆层厚度为2μm以下。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胆甾型液晶被覆层的双折射在0.2~0.4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鑫森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鑫森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73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的降阶与解耦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型化低功耗的低能离子探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