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电量估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6485.1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4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培城;纪秋亦;陈正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电量 估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池电量估计装置,尤指一种可精确地估计电池电量的估计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池相关的技术不断的进步,使得许多可携式装置即使采用电池供电,也能有适当的使用时间。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采用电力或者混合动力等方式驱动,而让电池的相关应用更为广泛。然而,当采用电池供电时,使用者仍须注意电池的剩余电量,以便能适时地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
在现有的技术中,会将电阻串接至电池,而藉由监测电池和电阻的电流和电压,来推估电池的剩余电量。然而,串接至电池的电阻会持续的有电流通过,而消耗了部分的电力,造成能源的不必要浪费。尤其当时下的电子设备愈来越省电时,串接的电阻所消耗电力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而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许多新种类的电池具有不同特性,例如,当电池的电量介于90%至10%时,电池都可输出大致相同的电压和电流,以提供稳定的电力输出。因此,若使用现有的方法对此类电池进行电池电量的估计,则可能造成相当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如何降低电池电量估计装置所消耗的能源,又能够应用于更多种类的电池,实为业界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电池电量估计装置,包含有:一阻抗元件,用以耦接至一电池的一第一供电端及一第二供电端;一第一开关,用以耦接于该阻抗元件与该第一供电端之间;一控制电路,用以于一第一时段将该第一开关以一第一频率间歇性的导通,并且于一第二时段将该第一开关以一第二频率间歇性的导通;一电流检测电路,耦接于该阻抗元件,用以于该第一时段时,检测该阻抗元件所通过的一第一电流值,并且于该第二时段时,检测该阻抗元件所通过的一第二电流值;以及一估计电路,用以依据该第一电流值及该第二电流值、及/或依据该第一电流值及/或该第二电流值所产生的一个或多个交流阻抗值于一电量对照表的查阅结果,而产生该电池的一电量估计值。
本说明书另提供了一种电池电量估计装置,包含有:一阻抗元件,用以耦接至一电池的一第一供电端及一第二供电端;一第一开关,用以耦接于该阻抗元件与该第一供电端之间;一控制电路,用以于一第一时段将该第一开关以一第一频率间歇性的导通;一电压检测电路,耦接于该阻抗元件,用以于该第一时段时,检测该阻抗元件两端的一第一电压差值及/或该第一供电端与该第二供电端之间的一第二电压差值;以及一估计电路,用以依据该第一电压差值、该第二电压差值、及/或依据该第一电压差值及/或该第二电压差值所产生的一个或多个交流阻抗值于一电量对照表的查阅结果,而产生该电池的一电量估计值。
本说明书另提供了一种电池电量估计装置,包含有:一阻抗元件,用以耦接至一电池的一第一供电端及一第二供电端;一晶体管开关,用以耦接于该阻抗元件与该第一供电端之间;一控制电路,用以于一第一时段该第一开关导通,并且以一第一频率周期性地变化该晶体管开关的控制端电压;一电压检测电路,耦接于该阻抗元件,用以于该第一时段时,检测该阻抗元件两端的一第一电压差值及/或该第一供电端与该第二供电端之间的一第二电压差值;以及一估计电路,用以依据该第一电压差值及/或该第二电压差值于一电量对照表的查阅结果,而产生该电池的一电量估计值。
上述实施例的优点之一是能够对电池快速地进行电量估计,并且能使电池电量估计装置进行电量估计时降低所消耗的能源。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能够对更多种类的电池进行更准确地电量估计。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将藉由以下的说明和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图1的控制电路所产生的控制信号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时序图。
图3为电量对照表的一实施例的部分内容。
图4为电量对照表的另一实施例的部分内容。
图5为晶体管开关的一实施例的漏极电流与栅极源极电压差值的特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相关图式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式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流程步骤。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电子设备100包含有电池110和电量估计装置120,并且将电子设备中的其它元件以方块190表示。图1中省略其它元件及连接关系,以便于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6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