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隔热的矿用救生舱隔断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6423.0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咸士玉;李玉贵;闫为民;王武魁;刘勇;王进强;祝利涛;许佩霞;王永岗;任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7/22;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隔热 救生 隔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密封隔热的矿用救生舱隔断门,属于隔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矿用救生舱的隔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矿用救生舱的设计一般侧重于舱段和前舱门隔热性能与密封性能的设计,而忽视了隔断装置隔热与密封的设计。现有隔断与救生舱舱段之间的连接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隔断直接与不锈钢内饰相连;另一种是通过连接法兰直接与舱段法兰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种方式隔断直接与不锈钢内饰连接,隔断门开启和关闭时有颤动,不稳固,且隔断与不锈钢内饰结合部位密封性差;第二中方式连接法兰与内衬板之间通过减小截面积来减小热量传递,为了实现隔断门框与内衬板的稳固连接,在内衬板上焊有隔断门框安装块,导致了金属与金属的直接接触,使其变为救生舱舱内的加热源。
当矿难发生时,井下环境非常恶劣,可能伴有瓦斯泄露或爆炸,空气中可能会有大量粉尘和高温烟气。当避险人员打开前舱门进入过渡舱时,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可能会冲进过渡舱,同时避险人员身上也有可能携带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由于作为第二道防线的隔断装置隔热与密封性能不好,会导致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和高温烟气进入到生存舱内,危害避险人员的健康甚至生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可靠、隔热性好的矿用救生舱隔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密封隔热的矿用救生舱隔断门,包括连接法兰、内衬板、隔断门框和隔断门,隔断门框内安装有隔断门,在隔断门框和隔断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内衬板的两端分别焊接有连接法兰,隔断门框通过双头螺柱和紧固螺母与内衬板连接;
所述双头螺柱与内衬板之间设置有隔热套。
所述紧固螺母与内衬板之间设置有隔热挡块。
所述隔断门框与内衬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的内衬板与矿用救生舱的内饰之间填充有绝热材料。
所述的连接法兰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中设置有与槽形状相适应的密封圈。
所述的密封圈为耐高温、耐腐蚀、柔软度适中的橡胶密封圈。
所述的绝热材料为陶瓷纤维复合绝热材料。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隔断门框与内衬板之间采用双头螺柱进行连接,结构简单、牢固。
2、本发明双头螺柱与内衬板之间设置有隔热套,紧固螺母与内衬板之间设置有隔热挡块,避免了隔断门框、双头螺柱、紧固螺母直接与内衬板接触,阻止了金属与金属的直接接触;内饰与内衬板之间填充有绝热材料,有效阻止了热量通过内衬板、内饰向舱内传递。以上措施保证了矿用救生舱良好的隔热性能。
3、本发明连接法兰与内衬板之间采用无缝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隔断连接法兰与舱段连接法兰处装有耐高温的密封圈,隔断门框内装有密封可靠的隔断密封门,保证了矿用救生舱密封的可靠性。
4、本发明隔断门框与内衬板结合部位周边开有槽,槽内装有密封圈,既避免了隔断门框与内衬板的直接接触,又保证了隔断门框与内衬板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M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为连接法兰,2为内衬板,3为隔热套,4为隔热挡块,5为双头螺柱,6为紧固螺母,7为内饰,8为绝热材料,9密封圈,10为隔断门框,11为隔断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密封隔热的矿用救生舱隔断门,包括连接法兰1、内衬板2、隔断门框10和隔断门11,隔断门框10内安装有隔断门11,在隔断门框10和隔断门1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内衬板2的两端分别焊接有连接法兰1,隔断门框10通过双头螺柱5和紧固螺母6与内衬板2连接。
所述双头螺柱5与内衬板2之间设置有隔热套3。
所述紧固螺母6与内衬板2之间设置有隔热挡块4。
所述隔断门框10与内衬板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
所述的内衬板2与矿用救生舱的内饰7之间填充有绝热材料8。
所述的连接法兰1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中设置有与槽形状相适应的密封圈。
所述的密封圈9为耐高温、耐腐蚀、柔软度适中的橡胶密封圈。
所述的绝热材料8为陶瓷纤维复合绝热材料。
在矿井下每隔一段距离便放置有一个矿用救生舱,当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等危险,井下的工作人员可进入就近的救生舱躲避危险。当避险人员打开前舱门进入过渡舱时,本发明作为第二道防线能有效阻止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包括避险人员身上携带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冲进过渡舱,保证了避险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6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