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淀粉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16372.1 | 申请日: | 201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3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复生;刘伯业;徐卫河;何乐;王红娟;王洪杰;郭东权;姚永志;丁长河;孙倩;刘海远;李彦磊;陈亚敏;李润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89/00 | 分类号: | C08L89/00;C08L3/02;C08H1/00;C08K5/3432;C08K5/053;C08J3/28;C08J3/24;B29C43/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改性 大豆 分离 蛋白 淀粉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辐射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淀粉可生物降解塑料,以大豆分离蛋白和淀粉为主要原料,辅助原料包括己内酰胺、水和甘油,所述大豆分离蛋白和淀粉经过射线辐射改性,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混合组成:大豆分离蛋白85-95份,淀粉5-15份,己内酰胺1-3份,水10-20份,甘油10-25份;在制备所述可生物降解塑料时,大豆分离蛋白经过甲醇或乙醇进行封端改性以减少蛋白中的亲水基团、提高塑料的抗水性能,淀粉充当大豆分离蛋白的填充剂以增强塑料的柔韧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淀粉可生物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可为60Co或137Cs产生的γ射线、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或X射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淀粉可生物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可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土豆淀粉、红薯淀粉的任意一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辐射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淀粉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1)将大豆分离蛋白(SPI)和淀粉按照85-95重量份/5-15重量份的比例制成混合物后分散于3倍重量的甲醇或乙醇中,机械搅拌30分钟使混合物分散均匀,期间每隔10分钟添加1L浓度为0.05-0.15mol/L的盐酸,反应完毕后将样品抽滤5-10分钟,自然晾干,得到封端改性的样品以备用;
(2)将1-3重量份己内酰胺溶于10-20重量份蒸馏水中,在步骤1中制备的样品中加入含有己内酰胺的蒸馏水,机械快速搅拌至水分分布均匀时,倒入铝箔袋子中,用真空包装机进行抽真空密封处理;
(3)将铝箔袋子中的SPI/淀粉混合物采用10~50kGy的剂量进行辐照处理,促使物质分子之间发生交联反应和氧化反应;
(4)将步骤3中辐照处理过的SPI/淀粉混合物和甘油机械快速搅拌至蛋白粉均匀蓬松无块状,将混合物置于模具中,放入平板硫化机中加热加压后取出,在95-150℃成型温度下和10-25Mpa的成型压力下,热压10-20分钟,取出的热制品在同样压力下室温冷却成型,即得大豆蛋白/淀粉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甲醇或乙醇可循环利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辐照由60Co或137Cs产生的γ射线、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或X射线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63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燃气灶
 - 下一篇:一种空气压缩机安全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