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6236.2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5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蹇林旎;徐国卿;武渊源;梁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K51/00 | 分类号: | H02K5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配备有两个动力源,分别是传统发动机和动力蓄电池。一般混合动力汽车更倾向于选择混联式的动力耦合方式,因为其能量的传递路线较多,但由于要求动力的分离和混合,使得结构趋于复杂。目前,一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采用机械齿轮如行星齿轮与两台电机组成变速传输系统。
然而,由于行星齿轮依靠金属齿的啮合来实现转矩的传递,这种黏着机构无可避免的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摩擦损耗、机械噪声与振动、需要定期维护和润滑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摩擦损耗、机械噪声与振动较小的变速装置。
一种变速装置,包括第一永磁电机,所述第一永磁电机包括第一定子及围绕所述第一定子设置的第一转子;套设于所述第一永磁电机上的同轴磁齿轮,所述同轴磁齿轮包括齿轮内转子、围绕所述齿轮内转子设置的调磁环及围绕所述调磁环设置的齿轮外转子;以及套设于所述同轴磁齿轮上的第二永磁电机,所述第二永磁电机包括第二转子及围绕所述第二转子设置的第二定子,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齿轮内转子固定连接组成内转子,所述内转子的两侧均贴有数目为P1的永磁体磁极对;
所述调磁环连接输入轴;
所述第二转子与所述齿轮外转子固定连接组成外转子,所述外转子的两侧均贴有数目为P2的永磁体磁极对,所述第二转子连接输出轴;
其中,所述第一永磁电机、同轴磁齿轮、第二永磁电机构成同轴拓扑结构集合的同心式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第一定子、内转子、调磁环、外转子及第二定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子与所述齿轮内转子之间设有第一隔离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子与所述齿轮外转子之间设有第二隔离罩。
进一步地,所述调磁环由数目为N的调磁铁心块与数目为N的非导磁材料间隔拼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内转子的永磁体磁极对的对数P1与所述外转子的永磁体磁极对的对数P2及所述调磁环的调磁铁心块的数目N满足关系:N=P1+P2。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磁极对的排列方式为Halbach阵列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子与所述内转子、所述内转子与所述调磁环、所述调磁环与所述外转子及所述外转子与所述第二定子均由气体间隙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永磁电机与所述第二永磁电机可处于发电机状态或电动机状态。
上述变速装置由第一永磁电机、同轴磁齿轮、第二永磁电机采用同轴拓扑结构集合而成,依靠非均匀磁路的磁场调制效应来实现谐波传动与调速。由于同轴磁性齿轮利用永磁体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无接触的变速传动,因而,在应用于混合动力和电动力两种模式下的汽车时,能克服上述机械齿轮会带来摩擦损耗、机械噪声与振动以及需要定期维护和润滑的种种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变速装置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变速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变速装置100包括第一永磁电机I、同轴磁齿轮III及第二永磁电机II。
请参阅图1及图2,第一永磁电机I包括第一定子8及第一转子7。第一转子7围绕第一定子8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62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光强度调制器谐波失真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