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6083.1 | 申请日: | 2011-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杰 |
主分类号: | A61J3/07 | 分类号: | A61J3/07;B09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胶囊拆解设备等器械上的消声器。
背景技本
目前,在很多机械设备上使用到消声器,来消除或减弱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巨大噪声,而现有的消声器一般都是整体式的,不能拆开进行内部清洁清洗。
胶囊拆解设备是一种新的器械,其用于拆分胶囊并收集分离出的药粉使之再利用,在拆分胶囊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响的声音,这就需要考虑安装应用消声器来降低噪音,而现有的固定式消声器并不适用于胶囊拆解设备,原因是:在拆解胶囊时,药粉会残留在消声器内,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有不同的药粉相互污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不可拆的消声器显然不能应用于胶囊拆解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和组装的消声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声器,它包括连接盖、底端盘片,所述连接盖与底端盘片之间连接一空心的中心柱,该中心柱一端开通而提供一进气孔,在进气孔处具有一用于与应用设备可拆卸地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中心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在连接盖与底端盘片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一筒体,该筒体套在中心柱的外面,且筒体的内壁与中心柱的外壁之间构成消声腔,在底端盘片或连接盖或筒体的壁上开设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在该消声腔中设置有多个自中心柱呈放射状延伸的不带孔隔离片和带孔隔离片,不带孔隔离片将消声腔分隔成多组膨胀室,每组膨胀室具有多个膨胀室,每组膨胀室中的第一个膨胀室与中心柱上的通孔直接相连通,每组膨胀室中的最后一个膨胀室与排气孔相连通,每组膨胀室中的各相邻膨胀室之间通过带孔隔离片隔开,这些带孔隔离片上开设有用于将相邻的膨胀室连通的气孔。自应用设备排出的气体经过进气孔进入消声腔中,气流在消声腔中的各组膨胀室中经过膨胀、缩小,最终从上的排气孔中排出,在此过程中降低气流造成的噪声。
进一步地,位于进气孔处的连接部可以为设置于中心柱上的螺纹或连接于中心柱上的法兰。
连接盖的与消声腔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插槽,底端盘片的与消声腔相对的表面上对应于第一插槽开设有多个第二插槽,多个不带孔隔离片和带孔隔离片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对应地插在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通过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使隔离片将相邻的膨胀室和相邻的膨胀室组密闭隔绝,使气流集中从气孔通过,让气流更好的完成放大,缩小的过程,增强消声效果,并对隔离片定位。
进一步地,中心柱的外侧壁上最好沿平行于其轴线的方向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插槽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三插槽,各不带孔隔离片和带孔隔离片的与中心柱相接的一侧端对应地插在各第三插槽中。
优选地,多个不带孔隔离片和带孔隔离片将消声腔等分。
优选地,对应于每组膨胀室中的最后一个膨胀室的排气孔有多个。
优选地,排气孔开设在底端盘片上,且排气孔处于底端盘片的与每组膨胀室中的最后一个膨胀室相对应的区域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优点: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将消声器连接至应用设备,并将消声器采用可拆解的方式组装构成,使得消声器可以拆分开来进行内部清洗,而正由于可以及时清洗,故这种消声器可以应用在胶囊拆解设备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2本发明的部分切开后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俯剖视图;
附图4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1、底端盘片;110、排气孔;112、第二凸台;113、第二插槽;,200、膨胀室;30、连接杆;40、连接盖;401、穿孔;402、第一凸台;404、第一插槽;50、螺母;60、中心柱;601、通孔;602、第三插槽;603、外螺纹;61、进气孔;71、带孔隔离片;72、不带孔隔离片;711、气孔;80、密封垫;90、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4所示,该消声器包括连接盖40、底端盘片11、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盖40与底端盘片11之间的圆环形的筒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筒体由圆环形的密封垫80和箍紧在密封垫80外侧的卡箍90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杰,未经韩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6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