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药药方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6071.9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清友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P7/04;A61P25/04;A61P25/2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蛛网膜 出血 中药 药方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药药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临床现状主要有剧烈头痛、眩晕、呕吐、明显脑膜刺激征。本病病因,一般与劳动过度、咳嗽、情绪激动、饮食等有关。本中药药方具有凉血止血、镇静镇痛的功能。临床经验来看,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可达到治标治本,效果明显,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经过多年的探讨与实践,采用传统的中医药方法进行辨证、治疗,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药药方的制备方法,为非创伤性治疗,治疗期间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药方主要由茜草根、龙胆草、石决明、广地龙、川芎、没药、细辛、生半夏、白附子、丹参等药材组成。各种成分含量如下:茜草根20-30克、龙胆草22-28克、石决明20-25克、广地龙18-26克、川芎22-30克、没药25-30克、细辛21-27克、生半夏20-30克、白附子18-25克、丹参20-26克。治疗方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根据病情疗效情况,适当调整下一个疗程的组方剂量配比,以达到最佳疗效。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药源广,取材容易,制剂简单,经济实惠,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适合于各类患者的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清友,未经刘清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60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法兰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视力严重下降的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