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压装配机构及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5725.6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任学平;李来平;刘文忠;贾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P11/00;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机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压装配机构及装配方法,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些产品结构为零件与零件的插入式结合,并通过机械挤压具有一定结合力(产品性能 要求)。典型的有带凸边的薄板部件与带凹槽的薄板部件插入并挤压装配(通常为塑性金属材 料的部件),组件的形位尺寸公差要求严格。目前其装配工艺通用方法是:将各部件制造完毕, 插入装配,然后用滚轮进行挤压结合装配。
这种滚压工作为特殊工艺过程,没有合适夹具和独特的工艺方案难以实现。薄板部件在 不同工序(机加工、装配等)中的多次装夹中易变形,部件的直线度、平面度等形位公差不 易保证;装配时基准二次找正,最终的装配件尺寸形位公差也难以保证;组件中部件的结合 力等重要技术要求不易实现和保证;通常滚压轮自身精度和滚压运动精度不够,导致产品的 一些装配技术要求(挤压结合力)达不到图纸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滚压装配、提高组件装配精度,工件之间的结合紧 密的一种滚压装配机构及装配方法。
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滚压装配机构,包括:数控机床工作台,在数控机床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 的夹紧支撑体,夹紧支撑体内壁上分别设有工件,夹紧支撑体与工件上部由夹子紧固,工件 相对面上对称开有滚压槽,工件相对内侧的滚压槽内安装有第二工件,工件相对内侧底部分 别设第一夹紧楔块和第二夹紧楔块,第二夹紧楔块置于第一夹紧楔块中部。
所述第一夹紧楔块与第二夹紧楔块斜面压接。
所述夹紧支撑体设有加强筋。
一种滚压装配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1)数控机床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夹紧支撑体,夹紧支撑体内壁上分别设有 工件,夹紧支撑体与工件上部由夹子紧固,底部的两端分别放置有第一夹紧楔块,第二夹紧 楔块置于第一夹紧楔块中部,第二夹紧楔块斜面对接于第一夹紧楔块斜面,置于第二夹紧楔 块两端的第一夹紧楔块上分别设有螺栓,并在紧固螺栓的同时将第二夹紧楔块斜面与第一夹 紧楔块的斜面压接贴紧;
2)将工件相对面上加工出对称设置的滚压槽;
3)将第二工件两端分别插入工件的滚压槽内;
4)将第二工件分别与工件上的滚压槽壁铆接;
5)将滚压轮放置在数控机床的主轴内;
6)利用数控机床,通过滚压轮的精确运动,分别对工件及第二工件的接合处进行滚压。
一种用于滚压装配方法的滚压轮,包括刀具刀柄,刀具刀柄内设有轮轴,轮轴上设有压 轮。
所述压轮的工作面为锥面。
所述刀具刀柄与轮轴为一体。
所述轮轴与压轮为一体。
所述刀具刀柄、轮轴及压轮为一体。
本发明部件加工与组件装配集中在一台设备上进行,零部件切削加工后,不进行装卸, 连续进行滚压装配,使得部件加工与装配操作统一基准;同时利用专用滚压轮在数控加工中 心进行滚压,滚压精度控制精确;最终装配组件形位公差符合图纸,结合力、间隙等技术指 标满足要求,组件的一致性良好。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针对零部件加工和组装要求,设计制作两工序合二为一的夹具,在同一台设备、同 一套夹具上,先进行零部件的开槽切削加工,不卸工件,然后连续进行组件滚压装配工序, 一次装夹完成部件加工到最后组装的工作,加工基准与装配基准统一,组配精度高,而且避 免零部件拆卸、重新装夹等带来的薄板件变形、尺寸变化等。
(2)为进一步提高制造精度与一致性,选用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上述部件加工与滚压装 配工作。
(3)为保证制造质量,专用夹具设计为两对称分体结构的铸件夹具,具有结构简单、可 调整、高精度、刚性好、强度高等特点。
(4)为确保滚压运动精度,设计制作独特的回转体结构滚压轮,滚压轮工作部分通过实 验设计合适角度的锥面接触结构,滚压轮的刀具刀柄与机床主轴精确安装,结构简单、实用, 工作时运动仅为自由旋转圆周运动,回转精度高,滚压效果极佳。
(5)通过进行多次滚压实验,调整滚压参数(下压量、滚压速度、滚压受力点等),选取 优化组合的滚压参数,最终实施滚压装配,来获得满足图纸规定的组件尺寸精度及组件的结 合力、间隙等重要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5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