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致变色嘧啶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5599.4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蒲守智;刘刚;刘宏亮;刘卫军;崔士强;李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09/08 | 分类号: | C07D409/08;C09K9/02;C09K11/06;G11B7/244;H03K17/94;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黄新平 |
地址: | 330013***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嘧啶 噻吩 混联型全氟环 戊烯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致变色嘧啶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量信息存储与高速信息传输已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人们迫切需要信息存储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的材料;在响应时间上希望能达到纳秒、皮秒级,最终实现在分子水平、甚至原子水平上存储信息。光存储技术由于具有存储寿命长、可非接触式读/写/擦、信息的载噪比高、信息位的价格低等优点,所以必将取代部分磁信息记录而占据一定的地位。对于光存储技术而言,存储材料是关键。高性能的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是极具潜力的存储材料之一,因为它是以光子方式记录信息,具有独特的光电特性和结构可控等优点,并且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好、耐疲劳、对半导体激光器灵敏且响应速度快等特点,一旦实用化,将实现人们所期待的光存储高速度、大容量的特性。
目前,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主要有二芳基乙烯(Diarylethene)、螺吡喃(Spiropiran)、俘精酸酐(Fulgides)、螺噁嗪(Spirooxazine)、偶氮(Azo)类及相关的杂环化合物。自1988年,M. Irie等人首次报道了二芳基乙烯后,由于其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热稳定性、耐疲劳性及响应时间快等诸多优点,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光致变色材料之一。这类化合物在总体性能上接近应用水平,使其在可擦写光存储材料和光控开关材料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极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光子存储介质一类的光致变色物质。目前,在全氟环戊烯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中,乙烯双键两端所连接的芳环主要是噻吩和苯并噻吩两种芳香基(Irie, M. Chem. Rev. 100(2000) 1685),也有少部分用噻唑、吡咯、吲哚和苯并呋喃等杂环取代噻吩或苯并噻吩而形成新的二芳烯化合物。迄今为止,嘧啶噻吩混联型的五-六元环不对称全氟环戊烯化合物尚未见任何文献和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光致变色嘧啶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嘧啶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通式如下:
, 其中R为氢原子、甲氧基、三氟甲基等基团。
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嘧啶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的通用合成方法是:
(1)、以2-取代基噻吩为原料,在冰浴条件下溴化,然后通过与正丁基锂(n-BuLi)和硼酸三丁酯反应,生成2-取代基-3-溴-5-硼酸基噻吩,再以四三苯磷钯作催化剂,通过偶联反应将各种取代的卤代苯与噻吩环连接起来得到各种取代的噻吩类中间体;(2)、在正丁基锂作用下,(1)中制备的中间体与全氟环戊烯反应生成单取代的全氟环戊烯;(3)、在低温氮气-78℃保护条件下,使用正丁基锂,将步骤(2)中制备的单取代全氟环戊烯中间体与原料5-溴-2,4-二甲氧基嘧啶反应,从而得到如分子结构通式类的目标化合物。
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嘧啶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的主要用途有:搀杂高分子材料或制成膜片,用于超高密度、可擦写有机光子型信息存储材料;用于制备光控开关元件;用于制备光致变色发光器件等。
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嘧啶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该类化合物作为构建荧光探针的光开关分子骨架,开发具有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酸识别功能的FRET探针,这对于研究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酸的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
2、嘧啶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光致变色材料在溶液或薄膜中均可保持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并且开环态(无色态)和闭环态(呈色态)均具较高的环化量子产率和很好的灵敏度等优越性能;
3、嘧啶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光致变色材料的开环态在350-550 nm范围内具有较强的荧光,而且荧光的强度随着紫外光照射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说明该类物质的闭环态没有荧光,因而可用于荧光检测及荧光光控开关;
4、与对称噻吩或苯并噻吩型全氟环戊烯材料相比较,其制备材料的成本相对较低,应用前景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致变色嘧啶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通式;
图2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a、2a、3a的光致变色反应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a、2a和3a在正己烷溶液中紫外光照射前后的吸收光谱图;
图4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a、2a和3a在PMMA薄膜中紫外光照射前后的吸收光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55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光致变色噻吩吡咯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 光致变色苯并呋喃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 光致变色异噁唑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 由具有全氟磺酸侧基的聚全氟环丁烷以及与聚偏二氟乙烯的掺混物制成的聚电解质膜
- 光致变色萘环-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 光致变色嘧啶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 光致变色噻吩联胆酸水溶性对称全氟环戊烯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光致变色双(N-乙基-1,8-萘酰亚胺)胺-苯并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 光致变色吲唑‑噻吩混联型全氟环戊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 全氟烷基侧链改性酮亚胺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