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LED驱动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14851.X | 申请日: | 2011-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0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雄;郑凌霄;贺倢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永雄;元烽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50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驱动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驱动电流脉冲幅度可控的非隔离式AC-DC照明LED脉冲电流驱动方式及电路,普遍适用于各种中、大功率LED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LED光源具有环保、节能、使用寿命长、驱动电压低等优点,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照明光源,尤其适合于办公室、教室、商场、停车场、候车室、地铁、隧道、路灯等需要长时间照明的公共场所。
在现有市电供电的LED照明灯具中,多采用隔离或非隔离的AC/DC开关电源恒流驱动方式。在这种方式下,通过照明LED的电流始终维持在一定纹波范围内恒定值,使LED连续发光。一方面,这类型驱动电路复杂,占用PCB面积及空间大,成本高。特别是在灯泡、射灯和T8光管等灯具,占用大部分空间,容易导致散热不良;另一方面,在开关电源中多使用电解电容,致使驱动电源寿命远小于灯具内LED芯片寿命。尽管AC-LED芯片仅需4个电阻即可直接用市电驱动,但电源效率低,LED芯片利用率也不高,瞬态高压应变能力差,可靠性不高;而RC降压AC驱动方式只能用在5W以内LED灯具中,并使用了电解电容滤波,效率、功率因素不高。
国内外研究文献指出:对于中小功率LED芯片,在脉冲参数选择得当情况下,脉冲驱动效果优于恒流驱动方式。因此,现有部分市电高压LED驱动电路采用了脉冲驱动方式,但这类电路(芯片)内部只有线性恒流控制部件,仅实现了脉冲驱动电流幅度不随输入电压升高而升高,如附图1所示。在附图1中,电压Ui波形为交流电经过如附图3的整流桥BR整流输出后的一个直流脉动电压波形,U1为欠压波形,U2为正常电压波形,U3为过压波形。该类型电路的缺点是,由于缺少过压降低脉冲电流幅度控制电路与过热保护电路,当输入电压长时间处在过压(由U2变成U3)状态时,尽管电流幅度保持恒定,但LED的导通时间由T2增加到T3,导致LED芯片及其驱动电路功耗增加,引起过热,缩短LED芯片寿命,甚至损坏。可见,现有脉冲恒流驱动电路只能在输入电压稳定度较高的环境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LED脉冲驱动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驱动电流脉冲幅度受输入电压控制的LED脉冲驱动控制方式,以及由该脉冲驱动控制电路构成的无电容的LED脉冲驱动照明系统。
本发明技术方案:将线性恒流控制、过压降低脉冲电流幅度控制、过热检测控制以及驱动管等单元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驱动电流脉冲幅度可控的具有过热保护的LED脉冲驱动控制电路。脉冲驱动控制电路内部结构如附图2所示,由LED电流检测控制器A1、过压减流控制器A2、过热检测控制器A3、内部稳压、基准电源、高压驱动管Q、偏置电路等部分组成,具有恒流、过压减流、过热保护三重功能。过压控制部分由电压取样、比较、控制电路组成。其中的驱动管可以是双极型晶体管,也可以是MOS管;电阻R6可以内置,也可以外置。
当控制电路内的驱动管为NPN型或N沟MOS管时,则由该脉冲驱动控制电路构成的驱动电流脉冲幅度可控的无电容的LED驱动照明电路如附图3所示:220V/110V市电分别接整流桥BR的交流输入端,整流桥BR正极VCC接串联LED芯片组的正极,控制电路的CD引脚接串联LED芯片组的负极;电流采样电阻R1一端接控制电路的电流采样输入端CS引脚,另一端接整流桥BR的负极;电阻R2一端接VCC,另一端接控制电路的VDD引脚;电压取样电路由R3、R4组成,R3一端接VCC,另一端与电阻R4相连并接到控制电路的电压取样输入端VCH,电阻R4另一端与控制电路GND引脚并联后接整流桥BR的负极,输入过压最小LED电流控制电阻R6一端接控制电路VDD引脚,另一端接控制电路过压减流控制器A2的输出端VCHO引脚;热感应电阻R5一端接VDD引脚,另一端接控制电路GND引脚。为防止LED串联支路中某一LED芯片开路后,造成整个串联支路数十只LED芯片不亮现象,可选择在一定数量串联LED芯片两端并联一只稳压二极管VDZ,以减小LED芯片开路后灯具黑斑面积。
进一步的,当控制电路内的驱动管为PNP型或P沟MOS管时,电流采样电阻R1一端接整流桥BR正极VCC,另一端接控制电路的CS引脚;串联LED芯片组正极接控制电路的CD引脚,其负极与整流桥负极相连;电阻R2一端接控制电路的VDD引脚,另一端接控制电路的GND引脚;而热敏电阻R5一端接VCC,另一端接控制电路的VDD引脚。
再进一步的,可由多个包含了该控制电路的串联LED芯片组并联,构成不同输出功率的无电容LED驱动照明电路,如附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永雄;元烽,未经潘永雄;元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4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具有磺酰胺基的硅的形成抗蚀剂下层膜的组合物
- 下一篇:核酸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