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4582.7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1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舜;吴正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丛芳;王正茂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组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面板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改变保护装置位置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至2,图1为传统触控模块的剖面图,图2为组装后的传统触控模块与传统显示模块的剖面图。图1至2中,传统显示模块110与传统触控模块120在组装的时候,由于提供所述传统显示模块110及所述传统触控模块120的代理商不同,因此都是通过在所述传统显示模块110及所述传统触控模块120加上固定泡棉130来组装,而通常所述传统显示模块110为了增加机构强度,所述传统显示模块110会在外层增加传统铁框140来保护所述传统显示模块110的面板。换言之,所述传统触控模块120与所述传统显示模块110进行组装时,所述传统触控模块120贴合于所述传统铁框140的外部,因此无法得到保护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以解决所述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无法得到保护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包含:一显示模块、一触控模块以及一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例如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所述触控模块包含至少一触控基板及一第一黏合层,所述显示模块又通过一第二黏合层与所述触控模块连接。所述保护装置一端的一部份连接所述第一黏合层并包覆所述显示模块及所述触控基板,借以保护所述显示模块及所述触控基板。
又,本发明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中,还可包含一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及所述触控模块,借以传递一电子信号。其中,所述保护装置相对应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位置设有一破孔,以避免所述保护装置损坏所述印刷电路板。
又,本发明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中,所述触控基板还包含一导线层,借以传递一触控信号,所述导线层位于所述触控基板与所述保护装置之间,其中所述保护装置可以是一金属框,借以屏蔽外界信号,提高所述触控信号的质量。
承上所述,依本发明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除了可以利用金属框保护所述触控面板,以避免受到不当外力碰伤触控面板的外缘,而导致损坏之外,还通过所述金属框提供屏蔽效果,使得所述触控信号不会被外界干扰,以提高所述触控信号的质量。
为便于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触控模块的剖面图。
图2为组装后的传统触控模块与传统显示模块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具有印刷电路板的一侧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传统显示模块;120:传统触控模块;130:固定泡棉;140:传统铁框;200:显示模块;210:背光模块;220:液晶显示模块;300:触控模块;310:触控基板;311:氧化铟锡触控基板;320:第一黏合层;330:玻璃前盖;400:保护装置;410:破孔;420:铁框;500:第二黏合层;600:导线层;700:绝缘层;800:X方向氧化铟锡图案;810:Y方向氧化铟锡图案;900:印刷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组装结构,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4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测试机
- 下一篇:一种电机壳磁钢压入装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