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4521.0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埃平;张中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2 | 分类号: | E02D19/12;E02D1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深岩基深 基坑 排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地下结构的基坑降排水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深基坑降排水方式是否得当有效,关系到深基坑的稳定、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及地下结构的施工质量,目前业界对软土地基深基坑的降排水已具有一套成熟的施工技术。
中国专利CN102116033A于2011年1月7日公开了一种深基坑盲沟集水井降排水方法及装置,其中包括将地下室外墙外侧的积水通过截水沟集中流入地下室底板下部的盲沟管,地下室内的积水经泄水孔集中流入底板下部盲沟管,然后经盲沟管引至临时集水井,使用水泵外排。
然而这种深基坑盲沟集水井降排水方法不适用于岩基深基坑的降排水施工。
在岩石爆破、基岩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基岩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和破碎带中存在着大量的裂隙水,大量的裂隙水从石缝中渗出,这些裂隙水又以地表滞水和雨水为补充,导致基坑集水严重,对地下结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将这些裂隙水进行有效疏排,保障地下混凝土结构顺利施工,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下水对旋流池结构底板施工时地下水不渗透到垫层以上,对混凝土底板的密实度不带来负面影响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行之有效、可为类似工程借鉴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用于坐落在岩基上的热轧旋流池斜底板结构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盲沟疏排地下水
旋流池土石方开挖完毕后,在浇筑垫层前形成排水系统,使垫层上无积水,土石方开挖至基底后四周设置盲沟,开挖排水沟后换填碎石,将开挖盲沟的泥渣全部清理干净,使盲沟内全为碎石让水畅通;
b、设置排水管疏排侧壁裂隙水
在盲沟换填碎石之前,在盲沟内预埋钢管,且在钢管四周开孔,并按5%的坡度预埋,四周坡向集水井,在埋钢管之前先垫部分碎石,然后再安装钢管,再用碎石将钢管埋于盲沟中,将四周的水引流至集水井;所述旋流池下部为倒锥台式底板,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斜坡上从石缝渗水较为严重,为了避免斜坡上的水流入底板上,在封闭垫层前,先将斜坡上松散的碎石清理干净,并在斜坡上开槽,预埋∮48的钢管,并与盲沟中的DN125钢管连通,使斜坡上的水能够从钢管集中流入盲沟中的埋管,并用砂浆将斜坡埋管封堵;
c、设置集水井
在基坑的底部设置一个集水井与盲沟贯通,集水井采用10mm厚的钢板制作,将盲沟预埋的∮125的钢管从集水井侧面穿入,将地下水引流至集水井,并在集水井四周开孔,便于底板的集水流入,并在集水井上部架设钢盖板,钢盖板采用10mm厚的钢板制作,并用L50*5角钢加劲,在加工厂制作好后用16t吊车吊至基坑,直接安放,并在集水井的四周回填10~50mm的碎石;
d、安装塑料薄膜隔水层
旋流池基底盲沟和斜坡埋管施工完后,在盲沟上铺设旧模板,在封闭垫层之前,在基底及四周斜壁铺设0.08mm厚的塑料薄膜,上端与旋流池腰梁底部用25*3的扁钢压紧连接,并用膨胀螺栓固定,下端覆盖至整个池底,这样斜坡上的水自然就直接流入排水沟后流入集水井;
e、安装潜水泵降排地下水
基底排水系统形成后,将水引流至集水井后,安装潜水泵,用钢管与潜水泵的出水口焊接,潜水泵直接埋与结构底板以下,将水直接抽至雨水井即可,在排水系统安装完成后及时浇筑底板垫层。
本发明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排水沟内截面尺寸500x500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在盲沟内预埋钢管为DN125钢管,且钢管上开孔大小为20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集水井的尺寸为1000x1000x1500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e中,安装潜水泵5台50m扬程的排污泵,其中一个口径为100mm,其余4个口径为50mm,潜水泵底部离集水井底部高度大于20cm,正常施工时开两台抽水即可(设置浮球阀),其余潜水泵作为备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施工步骤设计合理、操作简单;
2、排除基岩深基坑的裂隙水,确保垫层浇筑后砼垫层表面无明水;
3、保证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4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