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路强制断开跷板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13163.1 | 申请日: | 2011-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0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星电子开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21/44 | 分类号: | H01H21/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 地址: | 2016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制 断开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跷板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路强制断开跷板开关。
背景技术
针对大电流感性负载、电动工具负载和电容性负载中使用跷板开关作为电源开关的设备,由于感性负载和电动工具负载设备在启动时会产生一个约额定电流6倍的冲击电流,以及电容性负载有放电冲击电流(冲击电流和电容容量有关,成正比),产生拉弧、高温;当瞬间电流很大时,会出现开关动点和静点烧结在一起现象,使开关不能正常工作,当关闭外接电源,开关内部温度下降后,开关又能工作,但后续工作时还会出现银点烧结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可以防止一极失效而造成事故的双路强制断开跷板开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路强制断开跷板开关,包括按钮、外壳、转动轴、强制杆、动触片、动触点、静触点、边接触脚、中接触脚及底座,所述的按钮设在外壳的顶部,所述的底座设在外壳的底部,所述的强制杆上端与按钮卡接,强制杆中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的动触片抵接在按钮的下方,动触片上设置有动触点,所述的静触点与动触点对应连接,所述的边接触脚及中接触脚穿过底座,边接触脚设在静触点的外侧,中接触脚设在动触片的下方。
所述的按钮由按钮罩及按钮座组成,按钮座设在按钮罩内,按钮罩可以为平面形、V面形、弧面形、点光弧面形或防水弧面形结构。
所述的按钮座的下部可设置发光体。
所述的按钮座的下方设置一凸台,凸台内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内设置弹簧,该弹簧设在按钮座下方设置的通孔内,弹簧上方与按钮座卡接,通孔内的下部设置有滑筒或钢珠。
所述的滑筒或钢珠与下方的动触片抵接。
所述的凸台与强制杆紧密配合。
所述的强制杆与动触片为间隙配合。
向按钮罩施加力,带动按钮座,按钮座上的凸台和强制杆紧密配合,当按钮座转动时,强制杆也随之转动,当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强制杆开始接触到动触片,当银点粘住时,会强行推动动触片,从而使银点完全断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安全可靠,用双极强制断开,将火线和零线(或正极线和负极线)同时断开,以防止一极失效而造成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按钮罩、2为按钮座、3为外壳、4为转动轴、5为动触片、6为动触点、7为强制杆、8为静触点、9为边接触脚、10为中接触脚、11为底座、12为滑筒、13为弹簧、14为发光体、15为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双路强制断开跷板开关,其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按钮、外壳3、转动轴4、强制杆7、动触片5、动触点6、静触点8、边接触脚9、中接触脚10及底座11,按钮设在外壳3的顶部,底座11设在外壳3的底部。按钮由按钮罩1及按钮座2组成,按钮座2设在按钮罩1内,按钮罩1可以为平面形、V面形、弧面形、点光弧面形或防水弧面形结构。当产品带灯时,按钮座2的下部可设置发光体14。当产品不带灯时,则不设置该部件。按钮座2的下方设置一凸台,凸台内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内设置弹簧13,该弹簧13设在按钮座2下方设置的通孔内,弹簧13上方与按钮座2卡接,通孔内的下部设置有滑筒12或钢珠15,如图3-4所示。滑筒12或钢珠15与下方的动触片6抵接,凸台与强制杆7紧密配合。
强制杆7上端与按钮卡接,强制杆7中部设置有转动轴4,动触片5抵接在按钮的下方,动触片5上设置有动触点6,静触点8与动触点6对应连接,边接触脚9及中接触脚10穿过底座11,边接触脚9设在静触点8的外侧,中接触脚10设在动触片5的下方,强制杆7与动触片5为间隙配合。
使用时,向按钮罩1施加力F,带动按钮座2,按钮座上有一块凸台和强制杆7紧密配合,当按钮座2转动时,强制杆7也随之一起转动,当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强制杆7开始接触到动触片5,当银点粘住时,会强行推动动触片5,从而使动触点6和静触点8分开,达到强制断开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星电子开关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星电子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3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电磁干扰的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系统任务实时监控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