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润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2520.2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7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钟明;柳忠良;辛经纬;胡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勍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润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减速器高速输入级的轴承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传统减速器根据其结构不同,其高速输入级轴承采取的润滑方式也不尽相同。传统地,减速器采用飞溅润滑的方式。这种方式不需要额外动力,成本低廉、润滑可靠。当高速齿轮副运转时,两端的高速轴承尤其是远齿轮端的轴承润滑不够充分,易引起轴承失效。通常解决的办法是采用减速器外部强制润滑系统,使轴承润滑充分并降低温度,这不但造成成本增加,更可能带来质量隐患,一旦润滑系统工作异常,则有可能损坏减速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颖的轴承润滑装置,以实现不增加外部强制润滑系统,既能对高速轴承充分润滑,又能使得两端的高速轴承温度趋于一致,并且保持高速端的合理温度。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润滑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容纳一能绕水平轴旋转的轴承;导油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上储油槽,与所述导油槽相通;第一进油孔,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处与所述轴承相对,所述第一进油孔与所述上储油槽导通;以及第一出油孔,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处并与所述第一进油孔的位置相对。
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轴承润滑装置中,还包括:下储油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出油孔导通。
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轴承润滑装置中,所述轴承的旋转时将润滑油飞溅到所述导油槽,然后流入所述上储油槽,进而从所述第一进油孔流入所述轴承。
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轴承润滑装置中,还包括:第二进油孔,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处并处于所述轴承的一侧,所述第二进油孔与所述上储油槽导通;以及第二出油孔,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处并与所述第二进油孔的位置相对。
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轴承润滑装置中,还包括:下储油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出油孔和所述第二出油孔导通。
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轴承润滑装置中,所述轴承的旋转时将润滑油飞溅到所述导油槽,然后流入所述上储油槽,进而所述润滑油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一进油孔流入所述轴承且所述润滑油的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二进油孔直接流入所述腔体。
本发明主要利用液体沿圆周切向甩出的特性,由导油槽承接齿轮飞溅出的润滑油,并导入高速输入级轴承的储油槽,通过进油孔,部分润滑油进入轴承,起润滑作用;部分润滑油进入排油腔体,经出油孔排出,冷却散热作用。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减速器高速输入级轴承的充分润滑、能使两端的高速轴承温度一致性好,降低高速轴端的温度,同时还具有结构新颖、成本低廉、工作可靠的特点。
应当理解,本发明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发明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轴承润滑装置的关键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轴承润滑装置的关键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轴承润滑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元件:壳体101、中空腔体102、轴承103、轴104、导油槽105、上储油槽106、第一进油孔107、第一出油孔108、下储油槽109、第二进油孔110、第二出油孔111。
应当理解,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且图1所示的结构旨在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即,在图1示出的各元件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而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删减。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将在以下更详细的进行讨论。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上述的轴承润滑装置中,壳体101具有中空的腔体102。该腔体102内可以容纳一能绕水平轴104旋转的轴承103。如图1所示,导油槽105设置于壳体101的顶部。一上储油槽106与该导油槽105相通。第一进油孔107位于壳体101的顶部处与轴承103相对。第一进油孔107与该上储油槽106导通。第一出油孔108位于壳体101的底部处并与第一进油孔107的位置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2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冲刷陶瓷硬密封半球阀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转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