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改进的可加模型的构件软件可靠性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2113.1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3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崔刚;侯春燕;刘宏伟;刘刚;付忠传;吴祥虎;张楠;王秀峰;朱东杰;张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改进 模型 构件 软件 可靠性分析 方法 | ||
1.基于改进的可加模型的构件软件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对经过单元测试后的构件进行如下步骤:
定义πi建模集成测试中构件的使用情况,πi表示在构件软件系统稳定状态下构件ci的执行时间比例;
当构件软件系统执行时间为t时,构件ci累计执行时间表示为ti=πit;
因此,则到时间t为止,构件软件系统发生失效的数目为:
公式一
在时间t构件软件系统的失效速率为:
公式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的可加模型的构件软件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件软件系统稳定状态下构件ci的执行时间比例πi依赖于构件软件应用的运行剖面,所述的构件软件应用的体系结构建模为不可约的DTMC和吸收的DTMC,前者表示持续运行的构件软件应用,后者表示终止的构件软件应用;根据构件软件应用的类型不同对πi进行求解,获得执行时间比例π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改进的可加模型的构件软件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持续运行的构件软件应用,体系结构建模为不可约的DTMC;
不可约的DTMC具有唯一的稳态概率向量η=[η1,η2,…,ηn],通过求解如下线性方程得到:
公式三
因此,对于持续运行的构件软件应用,πi表示为:
公式四
其中,pij——构件之间的转移概率;
τij——构件ci执行完成后控制转移到构件cj时构件ci执行时间的期望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改进的可加模型的构件软件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终止的构件软件应用,体系结构建模为吸收的DTMC,一种方法求解πi表示为:
公式五
其中,Vi——构件软件应用每次执行过程中访问构件i次数的期望值,通过分析建模应用体系结构的吸收的DTMC来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改进的可加模型的构件软件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终止的构件软件应用,体系结构建模为吸收的DTMC,另一种求解πi的方法是基于稳态概率的定义;
修改吸收DTMC的转移概率矩阵P为P′,增加从状态n到状态1的转移pn1=1;
将P′带入公式三即可求解出终止的构件软件应用的稳态概率值:
则πi通过公式四得到πi表示为:
公式四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21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