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抗风沙耐磨蚀耐候耐温变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1695.1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卫小星;张东亚;徐飞鹏;刘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七维防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6 | 分类号: | C09D175/06;C09D7/12;C09D5/08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王自刚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风沙 耐磨 蚀耐候 耐温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弹性抗风沙耐磨蚀耐候耐温变涂料,包括甲乙组分,甲乙组分按甲组分包含的OH的物质的量与乙组分包含NCO的物质的量之比计=0.7~1.5,甲组份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
弹性聚酯树脂:20.0~31.8;
环氧-有机硅改性氟碳树脂:15.0~20.0;
混合溶剂:30.0~33.0;
润湿分散剂:0.3~1.0;
消泡剂:0.1~0.5;
触变剂:0.1~0.5;
紫外线复合稳定剂:0.3~1.0;
纳米浆料:18.0~25.0;
乙组分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
HDI缩二脲:5~10;
HDI三聚体:90~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抗风沙耐磨蚀耐候耐温变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聚酯树脂是Rokrapol 2130、Bayer VP LS 2971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抗风沙耐磨蚀耐候耐温变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润湿分散剂为EFKA-5065、EFKA-4010中的一种,消泡剂为TEGO-Foamex N、德谦6800中的一种,触变剂是MT-PLUS酰胺蜡触变剂、Extra酰胺蜡触变剂中的一种,紫外线复合稳定剂是Tinuvin 900、Hostavin ARO 8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抗风沙耐磨蚀耐候耐温变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纳米浆料为将环氧-有机硅改性氟碳树脂(HGF)、纳米氧化铁红、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锡、纳米氧化铝、紫外线复合稳定剂、混合溶剂、偶联剂按质量比=10:1:1:1:1:1:1:4混合,研磨制备成粒径范围为20-100nm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弹性抗风沙耐磨蚀耐候耐温变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纳米氧化铁红是北京德科岛金科技有限公司的DK403;纳米碳酸钙是河南科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NLY-801;纳米二氧化锡是中船重工七二五所生产纳米ITO粉末;纳米氧化铝是南京海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HTAL-03;紫外线复合稳定剂是南京海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公司的HTU-02;偶联剂是江苏晨光偶联剂有限公司的KH-5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抗风沙耐磨蚀耐候耐温变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环氧-有机硅改性氟碳树脂(HGF)的制备方法为:将环氧-有机硅树脂、氟碳树脂、乙酸正丁酯按质量比=6:3:1加入三口烧瓶,加热至回流温度,保温2h,,降温出料即得所需的合格的具有耐热、耐油、耐候、耐磨、耐潮、耐玷污、不开裂、不起泡、附着力强的环氧-有机硅改性氟碳树脂HGF;环氧-有机硅树脂环氧值为0.03-0.16;氟碳树脂羟值≥25 mgKOH/g、氟含量≥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弹性抗风沙耐磨蚀耐候耐温变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环氧-有机硅树脂是三木集团生产的环氧-有机硅树脂,环氧值为0.03-0.16;氟碳树脂是上海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FEVE氟碳树脂,其羟值≥25 mgKOH/g、氟含量≥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抗风沙耐磨蚀耐候耐温变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合溶剂是二甲苯、乙酸正丁酯、环己酮=2:3:5(质量比)的混合溶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抗风沙耐磨蚀耐候耐温变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乙组分固化剂为HDI缩二脲为Bayer-N75或者其同结构物、HDI三聚体为HDT-90 、Bayer-N3390中的一种或者其同结构物。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抗风沙耐磨蚀耐候耐温变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甲组分的制备方法是按质量百分比混合、搅匀、研磨至细度合格、调整粘度后过滤、包装即得甲组分;按质量百分比混合、均匀即得乙组分;甲乙组分按甲组分包含的OH的物质的量与乙组分包含NCO的物质的量之比计=0.7~1.5,搅拌均匀即可制得弹性抗风沙耐磨蚀耐候耐温变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七维防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七维防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16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火机的引火弹簧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旋转斜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