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桌面虚拟化的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1421.2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7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尚维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京华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王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桌面 虚拟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桌面虚拟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桌面虚拟化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桌面虚拟化技术是现在计算机虚拟化领域的三大虚拟化技术之一,桌面虚拟化技术,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计算模型,并且借用了传统的瘦客户端的模型,具有让管理员与用户能够同时获得两种方式的优点:将所有桌面虚拟机在数据中心进行托管并统一管理;同时用户能够获得完整PC的使用体验。透过桌面虚拟化可以通过任何设备,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访问在网络上的属于个人的桌面系统。
现有的桌面虚拟化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桌面虚拟化产品中,一个桌面集合了桌面数据,应用数据,音视频数据,和外部设备数据。客户无法修改其属性,无法对其做出配置。一个桌面内包含将桌面、视频、音频和外设数据全部,这些数据和桌面相互集成,无法分离,传输数据时必须将所有数据在客户端和虚拟机端进行传输,这必然带来很大的网络消耗。
而且,现有桌面虚拟化产品中,每个桌面都必须包含音视频数据,并且都必须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这一方面给服务器端造成很大的负载压力,因为服务器必须为每个桌面在提供桌面服务的同时提供音视频服务,而音视频的播放中解码和显示都是由虚拟CPU完成,服务器的CPU负载必然会非常繁重。另一方面,所有音视频数据都是通过和桌面同样的网络进行传输,音视频巨大的数据信息必然给网络造成很高的负载,增大网络的延时,降低桌面的使用体验。同时,每个客户端都必须具备处理桌面所有数据的能力,这样势必对客户端的硬件提出很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桌面虚拟化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超桌面虚拟化的方法,包括步骤:
用户设备外设流从客户端通过网络传输到流分发器;
流分发器根据当前该用户的配置和使用状态将设备数据流定向到不同的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处理。
优选的,具体包括步骤:
a:在控制端上安装对应流服务器;
b:用户登录,控制端流分发器根据用户配置向不同的流服务器请求生成流;
c:流分发器将音视频流、应用流、桌面流按照用户配置整合到一起通过网络传输到客户端;
d:客户端将接收到的流数据进行拼装,并通过用户显示器显示。
优选的,步骤d所述流数据包括:音视频流、应用流及桌面流。
优选的,所述流服务器对应有音视频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桌面服务器。
一种超桌面虚拟化系统,客户端、控制端、服务端;服务端通过控制端与客户端建立通信;
控制端用于根据客户端用户配置提供指定流服务及控制;
客户端用于通过控制端访问服务端。
优选的,所述控制端还用于根据客户端用户的指定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数据流。
优选的,所述控制端包括:广域网路由器、局域网路由器、流服务器;
所述流服务器包括:流分发器、流加速器、流分配器、流负载均衡器、流转发器;
流分发器用于向应用端用户提供指定流的服务提供和控制程序;
流加速器用于加速外设流、应用流、媒体流向客户端的传输速度;
流分配器用于向应用端用户分配数据流;
流负载均衡器用于控制和调节流服务器的负载情况;
流转发器用于将上一级的流传输到下一级。
优选的,所述流服务器对应有音视频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桌面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客户端包括:移动终端、个人电脑或者瘦终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A.使虚拟桌面系统具有很强的可定制性;
B.根据使用环境不同,可以降低客户端的硬件配置;
C.通用性更好,与硬件平台无关,与操作系统平台无关;
D.提供更可靠的桌面服务,彻底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桌面虚拟化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超桌面虚拟化系统架构图;
图3是本发明超桌面虚拟化系统框图;
图4是本发明超桌面虚拟化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超桌面虚拟化系统架构图,包括:客户端、控制端、服务端;服务端通过控制端与客户端建立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京华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京华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14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弯曲表面上的触摸
- 下一篇:基于GSM网络的门禁系统及门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