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片锂离子电池用极片以及叠片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0901.7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2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胡远升;何安轩;张继锋;张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用极片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用极片以及叠片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而随着能源日益缺乏以及环保问题的越来越突出,锂离子电池逐渐成为目前的主流能源,并且由于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电容量较大、充电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机、移动设备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动力设备(比如汽车)的动力能源已经成为目前的发展趋势,在应用需求上,动力锂离子电池除了需要高容量之外,还需要持久性的高倍率放电,而叠片锂离子电池正是目前主流的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
现有技术中的叠片锂离子电池主要由层叠的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组成,其中隔膜间隔在各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在各正极片以及负极片的极耳焊接位上分别焊接或铆接固定有正极耳、负极耳,然后再将各正极片上的正极耳并接在一起,将各负极片上的负极耳并接在一起,使其相当于整体叠片锂离子电池的内部多单体并联而对外实现大电流放电。
在各正极耳、负极耳上分别粘贴有极耳胶,在焊接正极耳、负极耳后,在由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组成的叠片体的外部包裹铝塑膜,然后使铝塑膜与正极耳以及负极耳上的极耳胶表面的PP层热熔结合在一起,而实现铝塑膜密封包装。后续通过灌注电解液等常规的软包电池制造方式完成叠片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得到成品。
参见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的叠片锂离子电池中,正极片201以及负极片202的极耳焊接位101均为一个设置在极片100的宽度端部边一侧中部的矩形。
将图1所示的正极片、负极片与隔膜层叠工序,层叠后的正极片201、负极片202的位置结构图参见图2所示。按照上述极耳焊接介绍,将极耳(图中未画出)分别焊接到正极片、负极片的极耳焊接位2011、2021上,然后分别使各正极耳、负极耳弯折并接在一起。在应用时,电流由位于正极片一端部的正极耳(即经由该极耳焊接位)流入,流经各正极片、电解液、负极片,然后从负极片上的负极耳(即经由该极耳焊接位)流出。
现有技术中的叠片锂离子电池存在以下的缺陷:
在高倍率放电过程中散热较慢,特别是持续高倍率放电应用时电池的温度极高,电池内部会因为散热不均匀而导致电池容易气胀,不利于电池大电流持续放电.特别不适合做大电流持续放电的软包装锂离子动力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将其应用于叠片锂离子电池中有利于大大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特别适用于持久高倍率放电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片,应用本方案,有利于大大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特别适用于持久高倍率放电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用极片,由集流体箔片以及涂覆在所述集流体箔材表面的电极材料层组成,其特征是,
在所述集流体箔材的两相对的宽度端部边上分别延伸突出有至少一极耳焊接位,所述极耳焊接位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宽度端部边正交,
在各所述极耳焊接位的表面,所述集流体箔片裸露在外。
可选地,在所述集流体箔材上延伸突出有:两个所述极耳焊接位,
其中一所述极耳焊接位延伸在所述集流体箔材的第一宽度端部边,
另一所述极耳焊接位延伸在与所述第一宽度端部边相对的第二宽度端部边;
所述第一极耳焊接位与所述第二极耳焊接位在所述集流体箔材的纵向位置相互错开。
可选地,在所述集流体箔材上,延伸突出有两所述极耳焊接位,
其中一所述极耳焊接位延伸在所述集流体箔材的第一宽度端部边的左侧,
另一所述极耳焊接位在与所述第一宽度端部边相对第二宽度端部边的左侧;
所述第一极耳焊接位与所述第二极耳焊接位在所述集流体箔材的纵向位置正对。
可选地,在所述集流体箔材上,最靠近各所述极耳焊接位的外边缘转角部分别为:圆弧过渡部,
各所述圆弧过渡部与所述集流体箔材的宽度端部边以及纵向端部边分别相切,所述宽度端部边位于所述极耳焊接位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圆弧过渡部的半径大于或等于0.5毫米并且等于或小于20毫米。
可选地,所述圆弧过渡部的半径为10毫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耳、负极耳、以及由层叠的正极片、隔膜、负极片组成的叠片体,在所述叠片体中,,所述隔膜间隔在任意两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其特征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09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帆系统
- 下一篇: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农业智能系统开发平台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