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面圆轨道间的小推力调相机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10764.7 | 申请日: | 2011-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8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尚海滨;崔平远;王帅;徐瑞;朱圣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张利萍;高燕燕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共面圆 轨道 推力 调相 机动 方法 | ||
1.共面圆轨道间的小推力调相机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计算初始相位差;在任务起始t0时刻,追踪航天器A的平近点角为MA(t0),目标航天器B的平近点角为MB(t0),则初始相位差为
ΔM(t0)=MB(t0)-MA(t0);
第二步:分别计算内外旋策略计算参数;首先建立外旋策略中变向时间和平均轨道半长轴满足的非线性方程组
采用Newton迭代对方程组进行求解,迭代公式为
其中tm为推力变向时间,uθ为推力在切向上分量,a为轨道的平均半长轴,μ为中心引力场常数;当满足迭代精度时可得到外旋调相变向时间同理计算得到内旋调相变向时间
第三步:确定调相策略和机动参数;首先推力沿uθ方向使航天器A加速,造成轨道外旋,到达时刻tm时,调整推力使其沿uθ反方向,造成轨道内旋,达到调相目的称为外旋策略;推力沿uθ反方向使航天器A减速,造成轨道内旋,到达某一时刻tm时,调整推力使其沿uθ方向,造成轨道外旋,达到调相目的,称为内旋策略;
若则采用外旋调相策略,调相机动控制律为
若则采用内旋调相策略,调相机动控制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07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