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0639.6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8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吉村洁;久保和也;柴广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金春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检测室内的人数的人体检测单元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空调机,公开了如下发明:容易地直接计算人数、位置等的人状态以及与温度、辐射温度等室内环境对应的人的舒适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715844号公报(第4~13页、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发明中,具有人数检测单元、人体位置检测单元、脚下温度检测单元、地板墙壁温度检测单元、吸入温度检测单元、风量存储单元、运转模式存储单元、辐射温度计算单元、人附近温度推测单元、舒适度计算单元、代表舒适度决定单元,在代表舒适度决定单元中,根据与人数信号和各个人的舒适度信号对应的代表舒适度计算式计算代表舒适度,并作为代表舒适度信号输出到空调机。
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用于检测各控制信息的检测单元变多,并且控制变得复杂,不明确根据所输出的代表舒适度信号如何控制空调机。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的设备结构和控制方法进行与室内的人数相应的节能运转的空调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机的特征在于,具有:室内机,装备有室内热交换器;室外机,装备有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相连接来形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人数检测单元,检测室内的人数;控制单元,计算当前人数相对于最大人数的比例来作为在室内率,根据该计算出的在室内率变更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其中,所述当前人数是所述人数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人数。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计算作为人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人数的当前人数(Nnow)相对于用于控制的最大人数(Nmax)的比例来作为在室内率(α=Nnow/Nmax),根据该计算出的在室内率变更上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由此,虽然是简单的设备结构,但能够快速且简单地估计基于人数的室内负荷,因此与以往用温度信息控制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更简单的控制方法更快地提供所需的制冷取暖能力。因此,能够迅速地消除制冷取暖能力的过分与不足,由此能够实现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切断表示图2所示的室内机的侧面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室内机的设置方式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图1所示的空调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1的相关图。
图7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2的相关图。
图8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3的相关图。
图9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4的相关图。
图10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5的相关图。
图11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控制模式1的相关图。
图12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控制模式2的相关图。
图13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控制模式3的相关图。
图14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控制模式4的相关图。
图15是说明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控制模式5的相关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控制方法中的在室内率的计算方法6的相关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吸入口;2:装饰面板;3:吹出口;3a~3d:吹出口;4a~4d:风向副翼;4:风向副翼;5:红外线传感器;6:风扇马达;7:涡轮风扇;8:室内热交换器;9:内罩;10:外壳;11:空气过滤器;12:格栅;13:温度传感器;14:锥形孔;15:排水盘;90:天棚;100:空调机;α:在室内率;A:液体延长配管;B:气体延长配管;C:通信线;Hzm:运转频率;Ndefault:初始最大值;Nmax:最大人数;Nnow:当前人数;Nth:更新限度阈值;T1:初始设定时间;X:室内机;X1:室内控制部;Y:室外机;Y1:室外控制部;Z: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空调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0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